记者17日获悉,甘肃首趟“中吉乌”国际货运回程班列日前顺利抵达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共运回12组、240吨的乌兹别克斯坦棉纱。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9日破土动工,该工程按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飞机起降架次30万架次的目标进行设计。这也标志着甘肃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民航机场工程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甘肃首个百万千瓦级调峰火电工程8月31日成功并入甘肃大电网正常发电,为甘肃新能源送出提供了亟需的调峰和补充容量,提升甘肃及西北地区的新能源外送能力。
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继续推进减税降费、补贴企业研发成本、保障民营企业专业人才待遇……记者从25日召开的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获悉,甘肃推出一揽子新举措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8月21日,《武威故事》(第一辑)、《话说五凉》图书首发式在甘肃省武威市举行,两部图书由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编撰、读者出版社出版。
甘肃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任福康18日在兰州通报该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运营情况时称,优先支持甘肃跨境电商物流、平台或贸易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海外仓”,提升其智能化、信息化、本地化水平;挖掘甘肃中药材、农产品等适合开展跨境电商出口的特色优势产品,“触电”转型拓海外市场。
“一带一路”沿线成为陕甘两省外贸“热地”。甘肃官方称支持该省跨境电商企业在丝路沿线国家设“海外仓”,助“甘味”农产品“触电”直通食客餐桌。陕西今年前7个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4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4%。
“如意甘肃”联袂西北与西南,“交响丝路”手挽长江与黄河。8月2日至8月8日,由省文旅厅联合中铁兰州局及西部五省区市文旅部门,共同组织发起的“环西部火车游”旅游品牌专列,如一艘昼夜不停的“陆上邮轮”,先后开进四川、重庆、陕西、宁夏、青海等省区市,开展“1+5”跨省文化旅游推广营销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记者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以来,该关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加强税政调研,引导企业用好用足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享受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上半年,兰州海关用好各类税收政策累计为全省外贸企业节约成本逾3.4亿元。
正值暑期,甘肃省高原夏菜喜获丰收。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72辆满载西蓝花、娃娃菜、土豆等甘肃特色农产品的卡车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出发,运往上海、广东、四川等地的大型农贸批发市场。这是记者在2020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上看到的一幕。
由甘肃省陇南市一家企业生产的1.2吨橄榄油日前出口至韩国。这也是甘肃橄榄油首次实现出口。
今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如何让中小微企业及时、有效、充分、精准地享受到这些政策红利,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今年上半年,甘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资额占对外投资额的72.5%,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贸易额76.2亿元。其中,哈萨克斯坦稳居甘肃贸易伙伴首位。
兰州海关24日披露,今年上半年,甘肃省出口种子1233吨、货值203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4%和43.7%。
7月20日,记者从兰州海关获悉,日前,经兰州海关所属天水海关检验合格,2.1吨“秦安蜜桃”顺利出口柬埔寨。这是“秦安蜜桃”首次出口柬埔寨,出口市场进一步拓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贸易遭受巨大冲击的背景下,为进一步稳住外贸基本盘,助力外贸企业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甘肃省应时而变、顺势而为,大力推动跨境电商提质增效,全力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
记者从兰州海关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甘肃省高原夏菜累计出口188批次,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20%。
记者从兰州海关、甘肃省商务厅等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这些部门不断推出便利优惠措施,帮助农产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在外贸进出口总值下降的情况下,特色农产品出口依然保持增长态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显示 570 条中的 401 到 4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