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原料药与仿制药领域长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美国政策制定者虽将确保活性药物成分的供应链安全列为国家安全优先事项,却鲜少关注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能力突破。
指标显示,中国的生物技术正变得越来越具有创新性。
中俄合作的关键领域之一是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两国庞大的遗传多样性为联合研究揭示各种疾病复杂的遗传基础提供前所未有的平台。
第五届“一带一路”生物技术研讨会于22日在泰国曼谷举行,旨在分享交流中泰两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随着人们对基因和基因改造及其对医疗保健的影响以及对粮食安全、生物生产等方面的创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生物技术经济或生物经济的市场价值呈指数级增长。
美国国会的一个委员会说,中国正迅速主导生物技术领域,除非美国在未来三年采取有效行动,否则美国可能会永远落后。
在中国的实验室里,创新正在书写着生物技术的新篇章。研发投入以及改革开放让中国在该领域居于领先地位。这个亚洲巨人正在挑战各种既有范式。
生物技术的好处对全世界来说是切实而明显的。然而,生物技术进步也存在风险。政府、科学家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应优先关注形成规范治理机制。
美国需要某种形式产业政策来促进生物经济。本文为美国提供近24项政策建议,以支持更有力产业政策。每个项目重点都是改善技术进步的4种核心资源:设备、人员、信息和资本获取。
新兴技术既可以是新技术,也可以是对现有技术的持续改进。这些技术有很大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广泛应用。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如基因治疗、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纳米生物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可能会给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影响。
斯里兰卡内阁批准在斯里兰卡霍马格默的皮蒂帕纳建立一座生物技术创新园。
中国医药行业的光明前景助长了市场的乐观情绪。2016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2018年中国医药市场的规模达到1370亿美元,在短短六年内翻了一番。预计到2030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达美国的一半。中国制药商将是这一发展的主要促进者。与此同时,中国药品监管与国际标准日益一致,给医药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合成生物学是科技方面的一个新兴领域,其特点为物理、数字和生物领域之间的技术融合。合成生物学涉及利用生物技术和DNA操作来创造或修改生物,以便引植入新功能或改进现有功能。合成生物学可以在农业、能源和医药等众多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2013年11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古巴宣布将打造国内首个经济特区马列尔特区,通过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外资、以技术创新和产业聚集带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区商务评估主管奥斯卡·佩雷斯-奥利瓦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特区成立三年多以来,已有23个授权用户,其中13家外资全资公司、4家古巴全资公司、5家合资公司和1个国际经济协会,项目价值总额为9.6亿美元,一旦启动将产生4000多个直接的工作机会,23个被批准的用户中目前有8家已经开始运营。
显示 16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