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在区域内流动的兴趣有所增加。大学和排名体系的国际化推动亚太地区许多机构的表现改善,他们认识到国际学生和合作伙伴关系对于发展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性。
过去一年,中国与东盟双向留学人数超过17.5万人,双方年轻一代的往来更加活跃。
过去5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申请进入马来西亚的大学。约有4000名马来西亚人选择在中国继续深造,有1000多名马来西亚人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学习。在中马建交50周年之际,两国承诺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文化交流将有助于中马关系继续蓬勃发展。
过去5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申请进入马来西亚的大学。去年,在这个东南亚国家的11多万名外国学生中,中国学生约占38%。与此同时,在中国继续深造的马来西亚人约有4000人。大约有1000多名马来西亚人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学习,这是中国公立大学在海外设立的第一所分校。
第四届俄罗斯HSK留学中国与就业展12日在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开幕。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留学中国”教育展28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办。
据法国高等教育署近日发布的数据,2022至2023年度,共有25605名中国学生在法国留学。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肯尼亚学生寻求海外高等教育机会的一个热门目的地。中国拥有超过3000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著名学府,它为肯尼亚留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教育前景。
由汉考国际主办、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承办的泰国首届HSK中国留学就业展4日在泰国曼谷开幕。
由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和汉考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23年马来西亚(首届)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中国留学就业展16日在吉隆坡会展中心举行,有52所中国大学、8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吸引了近万名马来西亚学生和家长参加。
过去3年里,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有所下降,越来越多中国最优秀学生不再前往美国。相反,欧洲正成为赴海外深造中国留学生热门目的地。
在疫情防控措施放松之后,中国学生再次开始制订出国留学计划。分析人士说,随着中国取消严格的疫情防控规定,预计外国学生也将大批返回中国。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成千上万尚未在国外大学报道的中国学生发现,他们的求学计划因与疫情相关的旅行限制被打乱了。西方大学担心,中国学生会放弃留学梦想,致使其学费收入减少。尽管如此,疫情对中国留学需求的影响并不像许多人预测的那般严重。
近日,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发布了最新有关在美国际学生和访问学者的报告,该报告显示,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赴美留学生的数量大幅降低,其中留学新生较上一年下降七成。基于疫情、政治等各类因素,一些有赴美意愿的学生担忧,以后申请赴美留学是否要考虑不同的专业选择,如理工科是否会较难申请。
中新两国建交30年来,政治互信日益增强,经济合作卓有成效,人文交往领域广阔,教育交流成果丰硕。两国广泛而深入的各领域合作关系亟需了解和熟悉对方国家情况的优秀人才,从而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两国全方位合作更上一层楼。
记者14日从第十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获悉,为支持东盟国家地学研究能力和矿业建设,今后5年,中国将向东盟国家提供600个地学领域的学术和短期培训名额。
来华留学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来华留学生规模趋于稳定,层次显著提升,学科分布趋于合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来华留学规范管理、内涵发展,逐渐建立“留学中国”品牌。
日中友好会馆7日在东京举办后乐讲堂“关于留学的对话”特别论坛,邀请在日本各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嘉宾,通过演讲和互动方式畅谈留学话题。
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来留学,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可是,有一批老外,他们选择来中国大学学习西医。医学的课业负担比其他专业繁重得多,汉语的医学词汇也让他们头痛不已。不过,他们也总能找到在中国生活的快乐!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和深入,为“一带一路”参与国学生来华留学搭建了桥梁。2016年,来华留学生总数较上年增长了11.35%,“一带一路”参与国留学生增长了13.6%。
显示 2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