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今后5年将为东盟提供600个地学留学和培训名额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1-15 09:04:49

新华社南宁11月15日电(记者黄浩铭、赵曼君)记者14日从第十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获悉,为支持东盟国家地学研究能力和矿业建设,今后5年,中国将向东盟国家提供600个地学领域的学术和短期培训名额。

中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凌月明说,矿业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为进一步扩大青年地学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中方今后5年将通过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平台,联合国内高校,为东盟国家提供100个地学、矿业、测试技术等领域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留学生名额,以及500个来华短期研修与技术培训名额。

本届论坛以“深化矿业互利合作,促进经济共赢发展”为主题,共吸引来自中国和东盟、埃塞俄比亚、摩洛哥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矿业部门高级官员和企业代表出席。

柬埔寨矿产能源部国务秘书蒙·撒提拉介绍,柬中两国已在海洋地学、海岸带地质灾害防治、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等领域达成合作,相关项目成果具备多方面运用前景,包括环境管理、农业、采矿以及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她表示,期待柬中两国在未来能够获得更多的交流及合作的机会。

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各方代表围绕矿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与实践、绿色矿山企业发展、矿业项目与技术合作和地学合作机制与前景等议题作深入交流。与会企业将在矿业项目推介、洽谈和签约、矿业新技术、矿山机械、珠宝玉石展览等方面寻求合作。

相关推荐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粮仓”握手 共享发展机遇——河南加快与东盟粮农合作

郑州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河南对东盟进出口达1091.5亿元,东盟成为河南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这一趋势在2025年仍在延续,前8个月双方进出口达743.1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农产品进出口增长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