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全球应对疫情的努力在疫苗技术和分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全球疫苗整体供应链持续存在弱点。
及时和公平地获得疫苗和其他卫生技术对于有效应对大流行病和治疗其他传染病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各国可以如何克服区域新冠病毒疫苗生产面临的实际或据称的知识产权障碍。
在新冠疫苗的经验基础上,作者分析了亚太国家在全球疫苗供应链中的准备情况和区域能力。
尽管世卫组织发出呼吁,但疫苗不平等和保护主义依旧在全球范围内流行。高收入国家约有73%的人口接种了一剂疫苗,但中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比例为46%,低收入国家仅为7.9%。解决疫苗不公平的一种方法是让发展中国家能够自行生产疫苗。
在推出新冠疫苗一年后,高收入国家正在确保自己获得大部分疫苗。许多低收入国家的疫苗供应甚至不足以覆盖最脆弱的人群。大多数高收入国家的疫苗接种率都在70%以上,非洲国家的疫苗接种率目前为11%。这种不平衡仍在继续。
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有效和可持续扩大紧急疫苗生产,取决于决策者是否有能力澄清和商定许多政策目标,以增加对人口、政府采购和市场产生更好结果的可能性。
非洲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7%,但其疫苗生产能力却仅占全球的1%。鉴于此,非洲国家需要吸引私人资本来提高产量。
新冠肺炎大流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冠疫苗出口国。现在,该国正利用这一新优势与辉瑞公司和默克公司等巨头展开竞争,在海外积极推广其预防乙型脑炎和肺炎等其他疾病的疫苗。这一扩张标志着中国制药业的迅猛发展,可能会使穷国获得更廉价的救命疫苗。它还将有助于中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软实力。
根据英国艾尔菲尼蒂数据分析公司的数据,到今年年底,全球新冠疫苗产量将超过120亿剂,其中一半将来自中国制造商。这是欧盟计划在2021年生产的30亿剂新冠疫苗数量的两倍。虽然中国的新冠疫苗在欧洲和美国没有获得批准,但中国已经向全球100多个国家提供了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和正在进行的疫苗接种过程要求采取果断、具有国际协调性和前瞻性的行动。作者提出了短期、中期和长期行动方针,并强调行动的政治压力不应只侧重于短期管理,还应侧重于建立对应对未来大流行病至关重要的长期结构。
一个广泛提倡的解决方案是让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自己的制药能力。因此,辉瑞公司宣布与南非开普敦的Biovac公司合作生产辉瑞生物技术新冠疫苗,这令人兴奋。生产将于2022年初开始,目标是每年生产1亿剂疫苗。辉瑞与Biovac达成的协议是受欢迎的,但也有其局限性。批评人士指出,大型制药公司没有与Biovac分享疫苗生产技术。
众所周知,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冠疫苗生产国之一,“印度制造”疫苗已向全球95个国家交付。然而,由于第二波疫情,印度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国内疫苗短缺态势。印度是美国的合作伙伴。今天,它是一个需要美国在供应链提供支持的国家。
全球新冠肺炎疫苗生产正受到美国对原材料和设备的出口管制的威胁。为尽快满足全球需求,印度的生产线每月要生产至少1.6亿剂疫苗。然而,除非美国提供37种关键产品,否则疫苗很快会停产。
安全和有效的疫苗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最佳工具,目前全球已批准12种疫苗。但是,要尽快为全球人口接种疫苗,还需要额外生产能力。
新冠疫苗接种进度缓慢的最大原因是供应紧张,其中很大一部分责任应该归到美国头上。我说的并不是知识产权限制令某些工厂无法制造疫苗,而是美国在整体上阻碍了全球的疫苗生产。
作者记录并比较了美国和欧盟的疫苗采购策略。尽管美国比欧盟更早开始采购疫苗,但欧盟已经迎头赶上。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发现美国和欧盟都只从生产设施位于美国或欧盟境内的疫苗开发者那里获取疫苗。由于政府有能力实施出口限制,因此在危机中确保疫苗本土生产至关重要,只有确保疫苗本土生产的政府才能迅速提供疫苗。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最终批准新冠疫苗只是阻止新冠病毒传播的第一步。如果政府不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和协调措施,从疫苗获批到疫苗被广泛使用之间的时间可能长达数月。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正全力以赴开发和生产新冠肺炎疫苗,以结束这场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疫情。为了更好地理解开发疫苗和规模生产需要多长时间,本文作者试图构建一个工具,对不同类型疫苗成功的可能性和开发疫苗可能需要的时间进行概率评估,并对大规模生产疫苗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建模。
近期,中国发生了一场疫苗风波。印度应对此予以关注,这有两个原因。首先,中国是印度最大的疫苗供应国之一。其次,没有来自印度和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参与者,全球疫苗生产仍将由寡头垄断,而这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显示 19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