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届世界肿瘤学论坛9月28日至30日在瑞士东部小镇阿斯科纳举办,来自全球80多位知名肿瘤学专家与会。期间,“一带一路”倡议对共建国家提升肿瘤防治能力的积极作用得到各国专家积极肯定。
本文概述了中国癌症治疗和研究的现状和未来方向。
在亚洲,每年新发癌症病例从2002年的490万例增加到2020年的950万例。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预测,到2040年,每年会有1510万新病例。这一发展势头的关键决定因素是人口老龄化。亚洲迫切需要解决日益增长的癌症治疗需求。
人类最好的朋友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抗击癌症。美国每年约有400万只狗被诊断患有癌症,通常与人类所患癌症相同。由于犬类伙伴和我们有很多相同的基因,自然患癌的狗正加入临床试验,医生和科研人员利用所知方法加快可能奏效的治疗进程。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18日在日内瓦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为发展中国家癌症综合防控提供支持。
由于发病率呈持续上升态势,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中国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尽管近年国内创新疗法和医疗服务的普及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依然任重道远。
被称为“生命健康第一杀手”的癌症令人闻之色变,但如果能早点找出这个“杀手”,它便难以“行凶”。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恶性肿瘤筛查早诊的液体活检技术研发及评价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助力多癌种早筛关键技术突破。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地的卫生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令人担心的是,遏制疫情的努力或会影响人们对严重的非新冠肺炎疾病的关注。例如,在英国和美国,由于疫情导致的癌症诊断和治疗延误将让更多人死于这一严重疾病。
p53基因是人体重要的抑癌基因,它可以帮助正常细胞修复基因缺陷,防止癌症发生;还可以使癌细胞凋亡,治疗癌症。记者23日获悉,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敏研究员领衔的“p53转化医学团队”潜心研发的抑癌蛋白p53靶向药物PANDA,正式进入产品开发和临床试验阶段。据透露,p53靶向药物或可造福近50%癌症患者。
显示 9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