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20日披露,将通过提升远洋渔业综合实力、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装备水平、加快基地建设、打造全产业链、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服务机制、强化规范管理等八个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做大做强远洋渔业产业。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20日宣布,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9月8日至11日在福建厦门举办。
福建省商务厅11日通报,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实际使用外资24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5.9%。
福建海洋生物资源丰富,2020年水产品总产量达833万吨。其中,大黄鱼产量21万吨,约占全国的83%。霞浦县是大黄鱼主要的养殖地之一,当地近一半人口从事渔业。
据福建省生态环境厅4日透露,福建已累计实施碳汇林面积100多万亩,开发、备案碳汇项目20个,碳汇成交量275万吨,成交额达4055万元(人民币),带动碳汇金融投资达5000多万元,形成了具有福建特色的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资本市场福建对接大会以“创新发展与资本赋能”为主题,旨在搭建金融与实体经济互通的桥梁,助力高端产业、创新产业在闽集聚,推动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超越。
福建省商务厅22日通报,福建提出货物贸易扩大、招商引资增效、闽商出海拓展等十个方面28条行动计划,抢抓机遇,深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促进福建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助推高质量发展。
资本市场福建对接大会将于6月22日下午至23日上午在福州举办。
经过一个月试运行,在福建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白基湾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内,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渔旅综合体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正式投运。
为助力“海上福建”建设,福建省漳州市明确提出,加快开发漳州外海浅滩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打造国家级海上风电平价示范基地。
面对新冠肺炎蔓延的严峻形势,福建仍大力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农牧渔业国际合作。
28日,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正式获得由北京绿色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标志着该产业园率先实现“碳中和”,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工业园区。
福建、宁夏两省区30日在福州召开闽宁协作第二十五次联席会议,现场签署了闽宁“十四五”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开启闽宁协作新篇章。
兴业银行日前向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发放用能权指标质押贷款600万元,正式落地福建省首笔用能权指标质押贷款,开创了用能权绿色融资的先例。
为支持台湾青年来闽创业,近日,平潭农商银行通过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成功受理发放全省首笔台胞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贷款金额20万元。
根据福建省“十四五”规划可见,福建鼓励闽商闽企通过绿地投资、境外并购、联合投资、品牌创建等方式“走出去”,引导企业抱团发展,鼓励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福建是侨务大省,拥有海外华侨华人1580万人,其中东南亚华侨华人约占80%,达125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各个侨乡对创新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机制也进行了积极有益探索。
自5月10日零时起,福建省将开展台胞来闽入境检疫便利通道措施试点工作。
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许培源认为,福建要发挥闽籍海外华侨华人的独特优势,重点面向东南亚,以侨为桥,助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东南亚的闽籍华侨华人超过1000万,经济金融实力雄厚,政商人脉关系广阔,可以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作用。
4月22日,福建发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评价报告,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达74.58,数字经济规模突破2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超过45%,其规模和水平继续处于全国前列。
显示 381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