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华社联合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信息机构发起“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被列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同年6月,共享网络在北京成立。四年多来,共享网络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取得丰硕合作成果。
刚果(布)经济和财政部长翁达耶22日高度赞扬“一带一路”倡议,认为包括刚果(布)在内的各国能够从“一带一路”倡议中受益。
土耳其中央银行20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25%上调500个基点至30%。
欧盟委员会11日发布2023年夏季经济展望报告,决定下调欧盟和欧元区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1%;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物价同比涨幅转正,释放经济运行回暖信号。
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5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发布年度经济研究报告,预测2023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将增长1.7%,2024年将增长1.5%。
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需求增加,自然界的再生能力正在下降。为了扭转这一趋势,需要把自然资本纳入经济模型和政策制定过程。
巴西地理统计局9月1日发表的公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巴西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第一季度增长0.9%,高于市场预期。
江苏省委、省政府8月31日召开《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这是继今年年初江苏在全国较早出台“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42条政策措施后,为稳住经济恢复“下半场”、巩固经济回升“好势头”推出的政策措施“组合拳”。
美国商务部30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2.1%,较首次预估数据下调了0.3个百分点。
针对近期少数西方政客和媒体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对全球经济发展构成风险。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说,这种论调有悖事实,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但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有所放缓,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仍待加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综合司司长袁达8月4日说,随着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下半年经济将在上半年持续恢复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向好态势。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欧元区经济恢复增长,但受高通胀、全球需求疲软和货币紧缩政策等因素影响,增长停滞的风险依然存在。
意大利中央统计局7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今年二季度同比增长0.6%,但环比萎缩0.3%。
国家统计局7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经核算,2022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10084亿元,比上年增长6.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1.2个百分点;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36%,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
非洲开发银行(AfDB)发布的《2023年东非区域经济展望》称,东非经济增长预计将由2022年的4.4%升至2023年的5.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5日将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3.0%,较4月预测值高出0.2个百分点,但IMF同时认为世界经济面临多重下行风险,增长依然疲弱。
日本东京女子大学特任教授长谷川克之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换为稳定增长,高质量是当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词,一些优势产业和领域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备受期待。
中共中央政治局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传递出坚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向。
显示 1590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