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的描述相反,中国的经济战略优先考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和创新。政府增强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的积极举措展现了其致力于应对不可预见的挑战、促进长期稳定的决心。
随着美国将重心转向国内政治问题,在经济上越来越不愿参与印太地区,日本可以为该地区提供公共产品和领导力,包括贸易和投资规则,以及增强经济连通性。
湄公河下游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威胁和机遇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老挝和柬埔寨认为机遇多于威胁,越南却因地缘政治以及历史因素对“一带一路”倡议保持高度警惕,而泰国和缅甸则处于中间位置。未来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看法如何变化,将取决于该倡议实际带来的利益,以及其相关的经济战略风险是否能得到有效化解。
乌克兰新时代网2月17日新闻编译版:乌克兰经贸农业部部长米洛瓦诺夫在今日发布的经济战略中指出,乌克兰政府计划利用5年时间实现GDP增长40%,创造100个万个就业岗位,并吸引500亿美元外资。
与以往的执法挑战不同,中国的金融体系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大规模的制裁违规行为很难通过一系列常规的二级制裁加以实施,这突显出针对新经济领域制裁的必要性。考虑到这一点,美国政府应调整其强制性经济战略,以反映出在制裁之外更广泛地使用工具。制裁的最终目的不应仅仅是惩罚,而应是改变行为主体的行为。
日本对中美行为的担忧也是其确保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存活下来的原因。从战略上讲,该协定是中国牵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替代品。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存续是日本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的一部分。加拿大应从日本战略中汲取灵感,要更具战略性和前瞻性,特别是在印太地区。
报告《印度到2035年的经济战略》现在已提交澳大利亚政府,指出他的战略所依赖的三大支柱:地缘政治融合、经济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中国的情况不同,扩大与印度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将增强澳大利亚的回旋余地。印度和澳大利亚关系有潜力成为稳定与安全的可靠支柱。Peter Varghese的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明天的成功经济体将是在今天拥抱技术改革的那些。对于新加坡和英国而言,2017年是长期规划的一年。新加坡公布了未来经济委员会的报告;英国发布了旨在振兴英国未来经济的新产业战略。
显示 8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