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胜利之旅可以归功于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措施,重视教育、科学和技术,认识到它们在促进经济增长、创新和建立强大的知识经济方面的关键作用。相关工作包括大量投资研发、促进国际合作、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培养人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凡历程为世界各国提供宝贵经验。
近年来,围绕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招才引智、营商环境等方面,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不断探索、革新,涌现出一系列新气象、新变化,曾经的落后县区摇身一变为“颍东新区”,彰显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活力与信心。
经济外向度极高的广东省东莞市过去两年遭遇复杂外部环境的重压。新年伊始,记者在东莞采访发现,许多企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正在把自己定位为未来产业的领导者,确保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中实现长期繁荣。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生活和健康水平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气候和人口变化等仍构成挑战。因此,加强对自然灾害的抗灾能力和促进普惠金融对于减轻日益增长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至关重要。这种面向未来的做法需要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联合行动。
拉丁美洲各国政府要求减免债务或重新谈判外债的要求正被提上议程,这是将发展模式重新定位为可持续性和气候保护标准的一部分。这需要进行深远的结构变革,从传统的以商品为基础的经济转向环境和社会相容的发展道路。
虽然绿色金融和投资至关重要,但东南亚向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至少需要在三个主要领域进行根本性反思:衡量经济发展、解决经济不平等问题,以及改革全球经济治理。
星展集团高级经济师谢光威预期,政策措施将旨在刺激对数字解决方案,例如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机器人等技术、区域化及绿色科技的投资。
近日,老挝驻昆明总领事玛尼拉·宋班迪接受记者采访说,中老铁路开通后,已经为沿线的老挝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并将促进老挝传统的家庭经济转型。
中国31省份前三季度经济数据近日全部出炉。各地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的经济奇迹继续令世人惊讶。如果成功,这一最新的转变将开启新的篇章。
新的欧盟产业战略不仅可以在应对大流行病带来的一些挑战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还可以使疫后经济更具可持续性和包容性,并塑造一种新的欧盟经济和社会模式。为此,真正的欧盟产业战略应该支持培养人才技能和保持工作质量的政策。
中国大数据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逾30%、产业规模超万亿元、5G终端连接数占全球80%以上……26日,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数据从现场传出。
职业教育是各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制造服务水平提升的有效方式。打造具有本国特色、符合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可为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
统计显示,2020年浙江省“品字标”企业营业收入941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利润总额1186.7亿元,同比增长18.5%。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分论坛上表示,亚洲国家普遍重视绿色金融与经济转型,可以一道积极作为,同世界各国加强绿色金融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自贸港建设开局以来,海南坚持最严房地产调控定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在自贸港建设利好效应带动下,房地产调控成功闯关,经济转型取得突破。
在日前举行的复旦大学第四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上,中国一带一路网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吴白乙,请他就“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系和未来发展分享看法。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体留下了一道永久性“伤痕”,但这场危机也为巩固各国未来增长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创造了机会,尤其是对亚洲经济体而言。
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问题专家沙基勒·拉迈对记者表示,在“十四五”即将开启的关键节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定下了基调,令世界瞩目。
显示 7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