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韩国海关3月11日发布的《2022年3月1日至10日进出口现状》报告,三月份前10天韩国出口额187.4亿美元,同比增长14.9%,进口额201.3亿美元,同比增长15.3%,贸易逆差为13.9亿美元。
据韩国《NEWSIS》2月20日报道,韩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发布资料显示,2021年,韩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类产品进口额为136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6150亿美元)的22%,能源类产品进口的大幅增加对韩国整体进口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大,进而对韩国贸易收支产生影响。
近日,中国石油与俄罗斯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成果,打开双方在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等领域互利合作新局面。这也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进一步深化。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欧盟能源净进口下降12.6%,总可用能源下降8.1%。
据韩联社1月9日报道,韩国能源经济研究院9日发表报告称,今年韩国能源总需求预计同比增长2.7%,有望连续两年保持增长。
2022年能源工作怎么干?在2021年12月24日召开的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公布了路线图,部署七大重点任务。
12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召开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总结2021年工作成绩,分析当前面临形势,部署2022年工作任务。
近年来,中国与南非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经贸务实合作成果日益丰硕。同时应注意到,南非政府为控制疫情实施的封城政策导致失业率节节攀升、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治安情况日益恶化,今年7月还发生了震惊全球的骚乱,造成巨大损失。
近日,从国网湖南电力获悉,截至11月底,湖南电网新能源发电机组装机容量接近1300万千瓦大关,2021年新能源累计发电量达到216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9%,标志着湖南在落实“双碳”目标上取得长足进步。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能源困局缘于欧洲经济部门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以及可再生能源供给不足等结构性问题。虽然欧盟提出了应对措施,但建立持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尚需时日。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问题加剧了能源转型的复杂性。
欧洲能源价格的快速增长推高了通货膨胀,即将来临的假期也笼罩在危机的阴影中。
地缘经济学是指“利用经济实力实现地缘战略”。这一定义凸显出地缘经济的战略本质,以及官方经济合作和多边发展如何试图用政治影响掩盖战略考量。
由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和疫情对石油需求带来的冲击,全球油气行业投资自2020年以来出现显著下降。不仅令美国页岩油气生产难以通过提高产量对具有经济性的油价做出反应,多个传统产油国也面临短期难以提高产量的困难,并对中期生产潜力带来负面影响。
新加坡建设亚太LNG交易中心或提速。
近期,以“聚焦‘双碳’目标、畅谈能源革命”为主题的第五届(2021)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在京召开。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7 月14 日发表一篇题为《欧洲雄心勃勃的新气候议程将如何影响企业》的文章指出,欧盟计划到这个10 年结束时,使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一半以上。这一减排计划将涉及欧盟的几乎所有行业,对就业、消费者、企业及欧盟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来,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始终保持着积极发展的良好态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和世界经济下滑的严峻挑战,两国能源合作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生命力,能源贸易大幅增长,重大合作项目稳步推进,新合作成果不断涌现。
截至2021年7月初,中国首条陆路跨境原油运输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已累计安全运行6726天,实现向中国管输原油1.47亿吨。其中,2021年上半年向中国输送原油545.5万吨。
漳州供电公司顺应能源转型大趋势,将大力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优化调整,全力服务新能源接入和消纳、推动清洁能源配套送出工程投产、提高电能替代水平,为漳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2020年美国首次成为石油和石油产品净出口国。在短短10年时间里,美国出口总额增加了2倍多。2020年标志着美国具有重大历史和战略意义的能源里程碑。根据官方数据,美国出口石油超过石油产品进口。这一转变极大造福美国经济,并使美国外交政策更加灵活。
显示 439 条中的 261 到 28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