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正式启动能源联盟战略两年后,本报告研究欧洲不同区域面临的能源挑战,调查共同的优先事务和共同项目,以及一体化与合作面临的障碍。
中美两国元首日前举行会晤,释放了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强务实合作的信号。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美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各有优势,双方扩大相关务实合作将推动两国经贸关系更加平衡发展。
本文探讨技术创新如何改进中国能源管理。作者分析中国的人口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对能源消费和自然资源的影响。除此之外,文章还将探讨智能电网、智能仪表、可再生能源、新兴技术以及中国的“互联网+”计划等可用于管理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潜在手段。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能源独立”与关于“经济增长”的行政命令有着明确的目标,即逐渐弱化国内的气候行动,且可能成为美国逐渐从《巴黎协定》中抽身的第一步。此举并不令人吃惊,但对于防范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全球举措及已在奋力应对极端天气的贫穷国家而言,这一做法可谓具有毁灭性影响。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谢秋野30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在我国能源总体供应宽松,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的现实情况下,能源发展转型中,要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去产能、补短板,系统性解决“弃风、弃光、弃水”问题。
报告预测2017年国内石油产量继续下降的可能性较大,对此,报告建议加大原油勘探投入。随着炼油能力过剩形势更趋严峻,我国石油“大进大出”的格局将愈发突出,2017 年成品油净出口量预计将超过 4000 万吨。
作为国家级高端咨询机构,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主要面向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能源及电力企业,提供产业政策、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新技术研究,以及电力工程项目的评审、评估和咨询,科研标准化,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服务。
今后,电规总院将坚持不懈全面开展能源研究,持续跟踪经济能源发展形势,研究能源发展规律,完善能源指标体系,与社会各界分享成果。为适应能源发展新形势,更好发挥高端智库咨询服务功能,服务国家和企业能源发展战略,电规总院成立了能源发展研究中心,加强能源综合研究。
世界经济论坛2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小规模经济体在建设安全、经济、环保的国家能源系统方面优势明显,且领先幅度不断增大,而大型经济体面临的能源系统挑战更为严峻。
澳天然气生产销售面临两大矛盾,一是澳大利亚国内市场天然气价格比较低,能源商难以获得较高回报,这会抑制能源商进一步投资的能力和意愿。二是澳大利亚天然气销售缺乏统一的亚太能源市场,由于没有完全打通销售渠道,导致天然气上游投资有一定限制,但是本国气田产能又是相对过剩的。
中欧与东南欧天然气联通(CESEC)行动计划是欧盟委员会及其成员国在实现中欧、东南欧(C&SEE)能源体系一体化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政绩。中欧、东南欧天然气联通为加强区域和更大范围内的欧洲能源安全已做出巨大贡献。中欧、东南欧区域具备以低成本提升能源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新技术发展的潜力。
徐小东表示,目前中美能源政策对话及五国能源部长会议等多个双边与多边机制是中美开展能源合作的有效平台,进一步深化中美能源的务实合作大有可为。本次活动主题为“变革的步伐:构筑能源领域的新未来”。全球数千名能源行业专家、业界领袖及政府官员等与会。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徐小东9日剑桥能源周会议上表示,中国在能源效率、能源成本、清洁发展和能源安全方面进步显著,在产能利用方面则有待改进。中国能源的发展思路已经从“重视数量”转为“重视质量”,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从保供转向为经济发展提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能源短缺年代逐渐成为历史记忆。
欧洲议会2日投票通过一项立法决定,要求欧盟成员国在与第三国(非欧盟国家)开启政府间能源协议谈判前必须报备欧盟委员会,以确保欧盟整体能源安全不受影响。
虽然特朗普或许会发现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步伐很难停下,但美国有可能会把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国际领导角色让给中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专家Sarang Shidore和Joshua Busby在《印度太阳能发展取得进步,但障碍仍存》一文中说,如今,印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强劲。
▲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专家Noah Kaufman和Eleanor Krause 在《美国清洁能源计划的经济影响》一文中表示,各个组织发布报告预测美国清洁能源计划(CPP)和环境保护局(EPA)限制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的规则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发现这些政策对电力负荷能力和整体经济的...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在《针对能源系统的网络攻击:直面风险》一文中分析了针对欧洲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攻击的可能性及其潜在后果,特别是对电网的影响。同时还提供了针对不同欧洲国家为保护自身产业并进行欧盟内部合作所采取措施的比较分析。能源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变革,颠覆了传统的活动和经营模式。
去年12月经合组织国家的年度通胀率为1.8%,高于11月的1.5%。通胀率走高主要受12月能源价格上涨3.3%(自2014年5月以来的最高涨幅)的驱动。排除能源和食品价格,12月的年度通胀率也是1.8%,略高于11月的1.7%。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专家Jean-Francois Seznec在《印度的能源需求与阿拉伯湾》一文中说,印度经济正以全球最快速度增长,如今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原油用户。印度受益于2014年中以来的低油价,但鲜有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仍将高度依赖进口。
显示 439 条中的 401 到 4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