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地球上人类健康、繁荣和生存的最大威胁是气候变化。需要作出巨大努力,紧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支持那些已经受到其负面影响的人采取适应措施。通过跨大西洋大国合作,传递清洁能源转型中的最佳监管做法和新技术,可以帮助所有全球合作伙伴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正在施工中的泰国东北部成品油管道工程,项目进度受到亚洲多国关注。作为泰国重要的能源战略项目,该项目创下无数个“首次”:首次在泰国长输管道中使用18米长钢管,首次在泰国实施“倒装法”进行大型储罐安装……这其中,“中国制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临近傍晚,来到泰国东北部成品油管道项目工地,金色的余晖洒在巨大罐体上,泛出金色的光芒。交接班的工人匆匆走过,工地开始打上巨型照明灯。“关键工序必须24小时进行,以确保储油罐等设施的工期和质量。
10月18日,由国家能源局和山东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虽然中国能源项目及相关融资规模至少在短期内有望下降,但可能会出现其他机会。一些中国清洁能源转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例如长距离输电线路或水面上漂浮的太阳能电池板,也可能适合非洲环境。因此,中国在非洲能源领域投资和融资的减少可能会开启一种新的多重活动合作模式,中非走向更加多维的合作模式。
2021年6月14日,随着关键催化装置检修后一次投产成功,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炼厂圆满完成现代化改造后的首次大检修任务。哈国家油气公司总裁阿伊达尔巴耶夫专门致函中石油集团,对双方富有成效的合作给予高度评价。
伊拉克、埃及和约旦领导人27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三方会议,讨论抗击新冠疫情、提振经济、加强能源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等问题。
在泰国能源部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蓝色和黄色的线是泰国现有的成品油管道,建于上世纪90年代。绿色实线是正在建设的东北部成品油管道项目,蓝色虚线是北部成品油管道项目,这两条管道是泰国政府近20年来规划的仅有的两条成品油主干线,均由中国企业建设。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发展的“一带一路”,也是绿色的“一带一路”。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与相关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发展目标。
尽管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有着共同的利益、市场和经济政策,但它们之间的能源合作并不多,尤其是与天然气相关的合作。随着海合会国家逐步开始开发天然气资源,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以跨境管道网络形式进行的区域协调能否更有效地帮助海合会国家将天然气资源货币化?
据秘媒报道,秘签署谅解备忘录,加入“能源资源管理倡议”,该倡议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博茨瓦纳等国。
联合早报11月22日报道:新加坡、老挝、泰国以及马来西亚将探讨跨境电力交易的技术和商业可行性,东盟成员国未来也能利用境外可再生能源。
11月6日,能源部长帕尔维兹·沙赫巴左夫与伊朗驻阿塞拜疆大使谢伊德·阿巴斯·穆萨为举行了视频会晤。
日本2020年10月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强劲的美日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有机会扩展到更多的清洁能源领域。但由于美国人关于能源政策存在明显分歧,美日能源合作如何能吸引抱有不同能源转型愿景的人们的注意力,并且在政治层面获得持久的支持?
乌克兰一直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之一。多年来,乌克兰一直依赖于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并受到腐败和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影响。为获得国际信贷并与欧盟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乌克兰推动了天然气行业改革,根据欧盟法规,提高了国内天然气市场的透明度。
研讨会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就煤焦化工产业绿色发展的创新与实践进行了思想碰撞,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煤焦化工绿色转型等话题是嘉宾们热议的话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和欧盟的能源市场就日益交织在一起。英国脱欧并不一定会阻碍英国和欧盟开发安全、负担得起的低碳能源系统,但是将需要采取新的方法。
BIMSTEC成员国2018年签署《电网互联谅解备忘录》,旨在为成员国建立电力贸易合作框架,促进BIMSTEC地区的合理和最佳电力传输能力。这是BIMSTEC历史上在能源合作方面的一次飞跃。BIMSTEC成员国之间的电力进出口有助于促进区域电力贸易,满足成员国电力需求,进一步提升区域能源安全水平。
2020年初时东地中海国家渴望建立一个共同的能源市场并投资基础设施。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暂停了它们的计划。疫情经济影响及其对全球能源价格的影响,导致政府和私人投资者重新考虑成本密集型能源基础设施项目。通过这种能源整合来促进区域合作的可能性也同样降低了。疫情发展使能源合作可靠性大大降低。
今年6月8日,中缅两国将迎来建交70周年。10年前的6月3日,作为中缅两国建交60周年的重要成果和结晶,中缅油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历经十年耕耘,克服重重困难,中缅油气管道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大型能源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和中缅经济走廊的招牌工程。
显示 117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