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述了气候变化对东南亚能源基础设施的影响。它还通过多个例子概述了气候模式和能源系统适应方面的最佳做法,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中国成为全球主要排放国里首个设定碳中和目标期限的发展中国家,这也是中国在《巴黎协定》承诺的基础上,在碳排放达峰时间和长期碳中和问题上设立的更高目标。目标之下,电力行业的清洁化进程加速推进,成为碳中和的“胜负手”。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应是越南兴建能源基础设施颇具吸引力的资金来源之一。然而,出于各种原因,越南回避了“一带一路”倡议贷款。相反,它正在与美国投资者积极合作,发展能源基础设施。
中国政府在提出“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时,突出强调了能源基础设施合作。北京在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政策文件《愿景与行动》中,全面阐述了能源开发、发电、电网升级和输电线路建设。
欧洲能源市场的关键特征和潜在弱点之一是对进口的依赖。欧盟委员会拟定了一份包含195个关键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的列表(名为共同利益项目),旨在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能源市场,并减轻进口依赖。某些项目可能大大提高欧洲南部能源市场的竞争力和可靠性。
德国联邦能源与水业协会24日说,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德国电力中占比迅速上升,但政府能源基础设施扩张计划却趋于停滞,这将导致德国电网压力增大。
根据安永年底更新的非洲吸引力指数,塞内加尔与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在2017年有望继续以较高的单位数增长。2017年,非洲国家面临诸多挑战,但与此同时,许多经济体也出现积极的发展势头,包括劳动力不断壮大,城镇化率提高和科技进步等。
显示 8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