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能源需求量还在继续增长。因此,保障能源安全是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议题。欧洲国家为确保能源供应而进行的斗争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的这一目标。
各国政府在21世纪面临的其中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如何落实能源政策,在当前迫切需要加大行动力度,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生存威胁时,在这三者间取得平衡。当前全球能源危机表明,如果平衡被外部因素打破,再平衡的过程会优先满足能源安全与竞争力,放弃能源可持续性。
同时发展核能、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解决方案将更有利于乌克兰和波兰的能源安全。波兰可能会与法国、美国和英国合作,在乌克兰推广这一解决方案。
在处理安全与能源的问题组合时,更好的能源联盟政治和更好的战略准备是丹麦等小国应吸取的重要经验教训。能源是大国安全战略的一个核心方面。丹麦等小国在制定安全战略时应考虑到这一点,以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能源供应商以及由此带来的脆弱性。
近年来,安徽省灵璧县专门成立保能源安全工作专班,大力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合理调整新增平价、竞价光伏发电项目的组织实施,增强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能力。
可再生能源在美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得益于各州的承诺和企业电力购买协议。尽管可再生能源成本竞争力越来越强,但它们仍然面临挑战,尤其是在间歇性和存储方面。本文探讨可再生能源进一步融入电网对能源安全的影响,着眼于间歇性和对灵活容量、电网稳定性、远距离传输和网络安全的需求。
天然气价格上涨本是史无前例,现在却变成历史性的,亚洲液化天然气价格已经打破所有记录。与任何价格飙升一样,后果很容易预测。但这次危机也帮助人们重新审视关于天然气市场的3个假设。
伊拉克正在努力提高能源安全,并使供应多样化。要减少对伊朗的依赖,伊拉克需要数年时间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因此,在短期内,伊朗仍是伊拉克最经济可行的能源来源。如果不能获得伊朗的供应,伊拉克的财政和技术能力以及可用的天然气和发电选择都将受到限制。
印度政府为实现对《巴黎协定》的承诺,制定了能源部门脱碳的宏伟目标,计划到2022年实现175千兆瓦产能的可再生能源。与此同时,根据莫迪的Jal Jeevan计划,印度承诺到2024年为所有家庭提供清洁的自来水。
在所有大国中,印度距离海湾地区最近。然而,印度政府经常担心其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在新冠肺炎流行、市场低迷和能源技术变革的背景下,中东面临地缘政治重组,印度的担忧也需要重新定义。
亚太地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0%,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0%,在全球28个特大城市中,亚太地区占17个。未来十年亚太地区做出的决定将极大地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和脱碳进程。本文考察了中美贸易冲突的持续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缘政治变化对亚太七个国家的影响。
二十国集团(G20)能源部长会议当地时间11日凌晨发表声明表示,为应对新冠疫情,与会者承诺确保能源安全与能源供应稳定。
第五届西部油气论坛昨日在成都隆召开,该论坛以“一带一路能源命运同体构建”为主题,探讨新时代我国“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与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理念共同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本文对亚洲的能源安全状况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并给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在两个广泛的方面共同实现能源安全的建议。首先,本文分析了区域合作和能源贸易如何增强亚洲的能源安全问题。其次,本文回答了如何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确保能源安全的问题。
为了探讨气候风险对美国能源系统和国家安全的挑战,对外关系委员会于2019年3月18日和19日在纽约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与会人员探讨了如何衡量、管理和减轻与美国能源基础设施、金融市场和国家安全相关的气候风险。本文总结了在本次研讨会上提出的有关观点。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电联的目标有很多契合之处,国际电联一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希望合力打造一条更为宽广通达的数字丝绸之路
5月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批准了新版俄罗斯国家能源安全学说。同时,2012年11月份的学说确认无效。新学说的发布向北约和欧盟发出这样的信号,即俄罗斯认为他们在能源领域的行动对俄罗斯不友好。
尽管对“北溪2号”存在分歧,但跨大西洋联盟仍然有许多共同的优先事项和价值观,该分歧不应阻止美国和欧盟在其他领域的能源安全方面取得进展。无论“北溪2号”是否发生,美国和欧盟都必须共同努力,以减轻过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和俄罗斯地缘政治欺凌的影响。
东盟欢迎中国投资,同时亦担心“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目标,这可能会限制东盟的政策选择。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能源维度及其对东南亚、南亚、中亚和中东地区更广泛的经济、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战略意义。
显示 73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