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对埃及电力部门能源供应战略的评估,并确定了在解决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问题的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的前景。作者应用TIMES能源系统模型来检验埃及《2030年愿景》中反映的埃及能源政策目标。
2015年以来,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一直是欧洲有关欧盟与俄罗斯关系的所有讨论的中心。但是,随着欧洲对这一管道项目进行无休止的政治讨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已经在黑海海底铺设了另一个类似的管道项目——土耳其溪管道。本文着眼于这一发展,分析其对欧洲的战略影响。
自2000年起,美国已采取措施开发紧急石油储备战略库存,保证国际危机及自然灾害等意外发生时的石油产品供应。本文回顾了现存世界石油产品储备体制并得出结论,在美国基础设施现状下,分散的战略产品储备及其增量实施能够解决石油产品储备和交付风险。
脱碳、数字化和权力下放三大力量正推动欧洲能源系统转型。脱碳正在改变欧洲的能源结构,而数字技术的创新正在使能源系统运行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作者认为,欧洲迫切需要一个能代表所有主要利益相关方的高性能平台,讨论能源部门的未来发展。
第35届东盟能源部长会议27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能源部长阿方索·库西呼吁本地区国家加强合作,以保证未来能源安全。
为了减轻中国对能源供应的不安全感,该国需要加强同各个国际能源机构的合作,与全球能源市场融合。这将有助于中国在维护能源安全时从传统的地缘政治手段中解脱出来,同时为中国融入全球能源供应链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016年6月7日,一只猴子勿闯发电厂导致肯尼亚整个国家大面积停电。四个多小时后,供电才得以恢复。文章指出,肯尼亚需要从本次事件中吸取两个教训。
2016年6月,一只猴子勿闯发电厂导致肯尼亚整个国家大面积停电。四个多小时后,供电才得以恢复。肯尼亚需要从本次事件中吸取两个教训。第一,只靠增加发电量是无法保证能源安全的,必须发展稳定、强大的基础设施体系来保障能源安全。第二,如果不加大力度解决贫困问题的话,那么若想实现能源安全目标将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本报告分析了使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相匹配的可能性和障碍,旨在揭示阻碍或促成这一关系的政治因素。本文采用了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试图寻找出政治、经济层面都可行的能源相关绿色发展方案。本文重点阐述的是能源安全、利益相关者的立场和动机、以及治理能力及其影响力,这些因素构成了各国寻求绿色发展轨道的大环境。
几十年来,美国石油和天然气投资的税收处理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政策问题。支持税收改革的一方与支持现有税制的一方各执一词。取消税收优惠对能源价格、国内生产和全球消费的预测性影响表明,三项税收优惠都不会直接或实质性的改善美国能源安全或缓解气候变化。
首届亚洲能源合作论坛27日至28日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韩国等国的能源专家建议,亚洲各国要在维护能源供给与运输安全、完善能源交易和定价机制、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互联网建设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亚洲能源安全挑战。
中东北非地区能源出口和转运安全对全球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一直备受关注。在本文中,作者指出了中东和北非地区能源供应和运输通道的关键薄弱环节,其中包括霍尔木兹海峡枢纽以及一批重要管道。文章还对可能性中断对全球经济以及中东和北非国家本身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显示 73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