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国船舶经纪公司BRS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主要的船厂获得近75%的新订单。该咨询公司报告称:“中国已连续第14年维持在全球造船市场的领先地位。”
美国在造船领域落后中国,为扭转局面,正向韩国和日本等盟国寻求帮助。
当地时间3月13日-15日,2024亚太海事展(APM 2024)在新加坡金沙会展中心举行。潍柴与多家知名发动机品牌同台竞技,集中展示潍柴船舶动力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受世界各地尤其是亚太区客户的关注。
2023年,湖北省共有70艘绿色智能船舶先后开工,同比增长超500%。目前,湖北省内电动示范船(含在建)已超150艘。
9月13日上午,在海口海事局政务中心,海南联核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顺利领取“海南联核1”“海南联核2”“海南联核3”和“海南联核6”4艘船舶的船舶注销登记证明书,海事部门工作人员同步将4艘船舶注销档案信息实时共享于下一登记机关洋浦海事局。
中国船舶集团与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6日在新加坡举行两艘32.5万载重吨矿砂船建造项目签约仪式。
9月5日,《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记者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获悉,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于17日早上解缆离开码头,开始首次试航。
自2003年6月18日正式向社会船舶开放通航以来,20年间,三峡船闸累计运行超19.3万闸次,通过船舶99.3万余艘次、旅客1223.9万余人次,过闸货运量达19.1亿吨,持续助力长江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
第9届新加坡亚洲海事展4月25日—27日在新加坡金沙会展中心举办。南通市中天科技等7家船舶配套和海事服务企业组团赴新加坡参展,抢抓市场机遇,拓展国际市场。
记者从日前在京举行的2023年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高端论坛暨海洋装备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获悉,近年来,我国船舶及海洋装备技术攻关不断取得突破,研发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制造水平持续提升,为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新加坡船用燃料油销售量同比增长约1.09%,环比下降约0.1%,达411.63万公吨。
记者从海南海事局获悉,海南嘉骅物流有限公司融资新造船舶“嘉航达”轮23日在洋浦海事局顺利完成船舶登记手续。至此,洋浦现有登记海船总运力达1003.5万载重吨,历史性突破1000万载重吨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3日报道,随着双11和圣诞节即将到来,节日商品运输增加,全球港口船舶积压情况继续恶化。其中,新加坡附近现有53艘集装箱船停泊,船舶积压情况比正常水平高出22%,是今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新加坡船用燃料油销售量同比下降约6.69%,环比下降约3.35%,达393.53万公吨。
挪威威尔森集团子公司威尔森船舶管理公司表示,为支持全球航运脱碳进程,威尔森正采取一系列短期和中长期举措,包括建造两艘氢动力船。
前段时间,总长399.99米、甲板面积相当于近4个标准足球场的24116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在上海长兴造船基地出坞。这是迄今为止全球装箱量最大的集装箱船,充分体现了我国的造船实力。在长兴造船基地,一艘艘巨轮有序排开、多船同造的生产场景,正是我国船舶工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日前,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国造船完工量308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6%;新承接船舶订单量374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9.2%。截至10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044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5%。
据海南海事局1日介绍,2020年6月1日至今,海南新增航运企业400余家,新增船舶运力1003万载重吨。目前,入籍“中国洋浦港”的国际船舶达33艘,总载重吨超过510万吨,海南国际船舶总吨位历史性跃居全国第二。
保税燃油供应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之一。2月11日晚,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办法,正式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业务。
显示 33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