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脱欧后对科技公司待遇以及欧盟对科技持续监管行动将影响美国数百万消费者和公司。
,“全球英国”是英国脱欧后对自己全球角色的定位,该战略客观上确实可以帮助英国重回大国地位,但“脱欧”后的英国却并没有实现战略自主,而是进一步沦为美国的追随者。英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还没有增长到足以弥补退出一个贸易无缝对接的集团带来的损失。作者认为,英国贸易政策需要重新设定。
尽管英国脱欧,欧盟仍然是英国重要的安全伙伴。英国需要制定脱欧后的对俄政策,这就需要对英国的实力和影响力进行现实评估。它应该优先保护英国领土、公民和机构,以及欧洲-大西洋的安全。
本政策简报探讨了英国脱欧后欧盟-英国气候合作的机遇和局限性,并分析了当前的脱欧协议是否有利于更密切的合作。
英国脱欧公投已经过去5年,人们仍在试图从中汲取教训。绝大多数注意力毫不奇怪地集中在议会、宪法解决方案、整个国家的事态发展上。欧盟及其成员国是如何处理英国脱欧进程的?在漫长的谈判中,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看待英国的?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与英国的关系重点是什么?
本文探讨法国、德国和英国(E3国家)如何应对英国脱离欧盟带来的挑战。欧洲“三巨头”有进一步合作的潜在机会。但英国退欧过渡期结束意味着,这三个国家现在处于不同背景下,它们的目标、优先事项和约束条件并不一致。这使得为E3国家制定战略议程颇具挑战性。
本文汇集了大量政策交流专家的分析,阐述了英国脱欧后,在英国-欧盟新关系下英国的自由度与机遇。
英国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月商品进出口贸易录得1997年有记录以来最大的月度跌幅,其中对欧盟的出口大幅下滑了40.7%,来自欧盟的进口也骤降28.8%。分析认为,即使有英欧贸易协议保驾护航,“脱欧”之后英欧之间新增的通关手续仍然给英欧贸易往来造成严重打击,英国“脱欧”造成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当签署《贸易与合作协定》时,英国建立了一个非常严格的执行时间表,但很明显这个时间表无法按时履行。英国现在必须延长过渡时期。如果没有疫情的掩盖和在这一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分歧,这种情况的荒谬性就会充分表现出来。
从英国脱欧谈判开始,法国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与英国设定可行的贸易条件来确保其经济利益。法国政府希望,欧盟与英国2020年12月24日达成的《贸易与合作协定》为双边关系揭开新的篇章。尽管两国对贸易竞争和跨大西洋关系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英国是法国在全球政治和世界安全方面不可或缺的伙伴。
达成脱欧协议,对于需要政治成绩的英国首相约翰逊而言,是一个巨大胜利。脱欧代价高昂,一个有据可查且显而易见的后果是,2021年英国人在单一市场之外的经济增长将减少。此外,“微型脱欧”包括许多暂时搁置或未得到充分解决的问题。这导致英国内部和与欧盟的公共和政治辩论、法律挑战和重新谈判持续不断。
欧盟与英国在最后一刻达成脱欧协议,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英国平安地逃脱了无协议脱欧风险,英欧之间没有了关税或进出口数量的限制。对于德国经济而言,这项协议避免了最糟糕情况的出现。
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英国于1月6日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封锁,导致商铺和酒店纷纷歇业。好的方面是,随着居家工作、网购、外卖配送的发展,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很可能不会像2020年4月那样暴跌。尽管如此,英国的前景仍然严峻。
关于《贸易与合作协议》的好消息是,如果不达成协议,对欧盟和英国来说都要糟糕得多。坏消息是,该协议不仅会削弱英国与欧洲大陆的经济联系,还会削弱英国与欧洲的安全、教育和人际关系。本文提供了对英国脱欧进程的思考。
经过9个多月的艰难博弈,英国和欧盟终于在最后一刻就包括贸易在内的一系列合作关系达成协议。这一历史性协议的达成,不仅让漫长而又曲折的“脱欧”进程划上了句号,而且也使担心出现“无协议脱欧”噩梦的英国工商界松了一口气。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30日在首尔召开官民联合会议,讨论应对英国脱欧的方案。
英国和欧盟24日正式宣布,双方已就最终的英国脱欧贸易协议达成一致。无论该协议内容对双方关系的前景影响如何,至少英国眼下暂时避免了疫情加重和无序脱欧的双重险境。
24日,欧盟与英国谈判代表就包括贸易在内的英欧未来关系协议细节达成一致,为英国按照原计划在2020年结束“脱欧”过渡期扫清障碍。至此,绵延4年的“脱欧”进程告一段落。
英国是欧洲三大国家中唯一没有宣布“印太战略”的国家:法国、德国和欧盟已经相继推出或制定自己的“印太战略”。尽管英国在这方面似乎落后,但更深层次的研究表明,英国自身向印太地区“倾斜”的基础已经形成。
欧盟担心,伦敦可能会试图操纵欧盟,与某些成员国培育关系,使其在欧盟讨论中支持英国立场。如果欧盟和英国就涵盖贸易和执法合作的协议达成一致,那么它们以后可能会同意以最低限度的正式架构进行有限的对外、安全和防务合作。
显示 31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