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8日从西安国际港务区获悉,首列“冀西欧”国际货运班列当日从石家庄高邑县冀中南智能港集装箱场站驶出,整列41车集装箱货物到达西安港新筑车站后集结中转,再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向德国汉堡进发。
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比什凯克)首列国际货运班列16日从西安港始发,奔向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班列的开行,为推动中吉两国经贸往来构建起快速高效的物流大通道。
首列西安至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中欧班列16日正式开通。这条新线路开行是西安国际港务区落实今年6月与比什凯克自贸区签订战略协议的举措之一。
首列“蚌西欧”国际货运班列27日上午抵达西安国际港务区,51车集装箱将在西安港集结中转,再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分别发往欧洲和中亚。这是继“襄西欧”“徐西欧”后,西安连接华东,直达欧亚的国际物流新通道。
20日,西安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下发通知,进一步升级限购政策。通知指出,即日起,从西安市外迁入户籍的居民家庭(退伍转业、家属随军落户的除外)在西安市住房限购区域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应落户满1年,或在西安市连续缴纳12个月的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
满载电子产品、服装鞋帽、生活家居等轻工业产品的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明斯克)跨境电商出口专列首列28日缓缓驶出西安港,一路向西驶向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钢铁驼队汽笛长鸣、贸易合作开拓创新、文人学者共谋发展……面向世界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位于西北内陆的西安再次推向开放前沿,正在形成立体通道“新丝路”,开拓经贸合作“新思路”,搭建人文交流“心丝路”。
记者日前从西安市科学技术局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民营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西安市出台《西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补助办法》,科技小巨人企业最高可获奖补100万元。
记者从陕西西安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获悉,22日,西安至天津全货运航线顺利开通,这是空港新城联合西部机场集团在2019年开通的首条全货运航线。
西安市28日下发意见,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全市行政区域内新建住宅推行全装修成品交房,实现住宅装修与土建安装一体化设计,促进个性化装修和产业化装修相统一。
26日上午,西安地铁四号线开通试运营,沿途在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等多个知名景区设站。
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近年来不断推动科技金融结合、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环境营造及金融产业发展,一批涉及现代金融、智能制造、总部经济等领域的企业相继落户西安,并正在形成科技、文化、军民融合、能源、物流、绿色、离岸等七大特色金融集群。
从广州飞来的龙浩航空波音737货运飞机20日降落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这标志着西安年航空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30万吨,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跃升新高度。
记者从2018全球硬科技创新暨“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大会上了解到,未来三年西安将以硬科技为着力点,打造数十个特色鲜明的硬科技小镇,成立若干个千亿元级硬科技领域代表产业,计划到2021年底形成1.3万亿元以上产业规模。
11月1至2日,由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办、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一带一路”规则标准国际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10月30日,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西安)缓缓驶出站台,一路向西奔向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标志着西安至里加中欧班列正式开行。
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和陕西省政协联合主办的2018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4日在西安举行,主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加快融入世界的步伐,形成了集公路、铁路、飞机于一体的“立体丝绸之路”。五年来,西安与丝路沿线国家展开了多领域务实合作,对外投资增速明显。西安,已从内陆腹地走向对外开放前沿。
五年前的金秋时节,“一带一路”倡议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时代担当和国际形象。五年来,应者云集,成果丰硕,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记者从16日省政府召开的“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主题系列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抢抓历史机遇、立足区位优势、积极主动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五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千年古城西安紧扣“一带一路”倡议,从昔日的对外开放“末梢”逐步向承东启西、联通欧亚的门户枢纽转变,在构筑新开放平台等实践中行稳致远,近年来奏响了一曲丝路复兴的时代新篇章。
显示 384 条中的 301 到 32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