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菲利普·杰弗逊(Philip Jefferson)22日表示,美联储需警惕过度放宽货币政策的危险。
预计2024年度全球几大主要货币市场走势仍存在较强波动性,建议投资者提前知悉并防范相关风险。
2023年,包括美元、欧元、英镑在内的全球主要货币均经历了空前的紧缩周期,为抵抗通胀,多国央行加息频繁。展望2024年,分析机构普遍预测本轮全球主要货币基准利率水平已达峰值,加息周期接近尾声。
中国人民银行28日发布消息称,要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中国人民银行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大货币政策对民营小微企业的倾斜力度,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1月1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5.5%之间不变。
埃及政治经济、统计和立法协会成员、经济学家瓦利德·贾巴拉日前在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多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接连加息,加重了世界经济的创伤,其中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冲击最大。
关于货币政策的讨论通常集中在短期影响上。经济长期生产能力通常被认为与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分开的。迄今为止,关于货币政策对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有限。本文使用各种创新指标,对货币政策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进行了广泛实证调查。
有理由相信,通胀将保持在高位,且经济长期停滞的趋势将会回归。但无论未来是什么样的新世界,都应该牢记过去几年的一些教训。
无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理想规模是多小,进一步收缩都可能是危险的。因此,必须停止量化紧缩。至于何时,这是它面临的下一个大难题。
在202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欧洲央行对应对通胀犹豫不决,认为通胀主要是由能源价格上涨引起的,因此其政策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经济学家今天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可能是,首先,为何通胀会飙升?其次,政府和央行应该做些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发布消息称,要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22日表示,近期美国银行业动荡的影响尚难估测,判断货币政策的应对措施也为时尚早。但美国通胀率仍然过高,美联储仍将坚定地致力于抗击通胀,预计未来将继续实施一些额外的收紧政策。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2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4.75%-5%之间,利率升至2007年底以来最高水平。
日本央行22日结束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继续坚持现行超宽松货币政策。日本成为唯一维持负利率政策的主要经济体。
土耳其中央银行22日宣布,下调基准利率100个基点至12%。这是继今年8月降息100个基点后,土耳其央行第二次下调基准利率。
日本民间机构最新调查显示,涨价商品将超过1.8万种。另有报道说,大规模的涨价9月份才会拉开序幕。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资源类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日本进口物价大幅攀高,消费物价随之快速上升。
继通货膨胀飙升至40年来最高水平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今年前两个季度连续出现下滑,加剧外界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皮里·雷伊斯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学者卡亚·阿尔德奇日前表示,美国错误的货币政策无法给市场注入信心,正日益引起世界警觉。
显示 334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