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宏观经济稳定是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过去40年中,社会经济结构快速变化,财政政策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现在亟需制定一份针对2020年后贫困新形势的扶贫战略——目标是减轻贫困“脆弱性”。本报告密切关注脆弱性问题。
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4日发布《2020拉美社会全景》报告说,新冠疫情加剧了拉美地区各国的贫困、失业和不平等现象。
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向国家杜马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贫困问题仍是俄尚未摆脱的最主要问题。他指出,在当代俄罗斯历史上俄政府首次将最低工资标准提至最低生活费用,自2013年起最低工资标准增长了一倍,5月1日起将达11163卢布(约合190美元),涉及3百万人,其中一半在财政预算内单位工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在《国际经济评论》(2016年第6期)的《新形势下中国贫困新趋势和解决路径探究》一文中,重点指出当前中国贫困的四种新结构:(1)相对贫困是当前贫困的主要形态。(2)教育不均衡加剧贫困代际传递。(3)返贫现象高发。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脱贫人数多数年份维持在200万到300万。
当考虑到参照群体的存在时,贫困的程度会显得更高。本文通过使用对绝对贫困线(比如1.25美元/天或1.45美元/天)加权平均得到的“综合贫困线”和参考收入(比如平均收入或收入中位数),对亚洲诸多国家贫困人口的数量进行了估算。
开发出一种替代“美元/天”的贫困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鉴于亚洲创纪录的快速经济增长及当前国际贫困线(美元/天)的观念性和经验性问题,本文讨论了开发出一条“亚太贫困线”是否能够解决“美元/天”这一贫困线存在的不足,并额外考虑到了亚洲特别的经济现状。
《缅甸和尼泊尔的不平等、贫困和工会--包括与丹麦的比较》由丹麦国际事务研究所专家Neil Anthony Webster和Ole Therkildsen于6月2日发布。该研究报告对尼泊尔和缅甸的不平等现象及工人的不平等经历进行了调查,并与丹麦进行了比较,提炼出了不平等的某些关键方面,尤其是将它和贫困问题联系起来的重要性。
显示 8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