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2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
1月26日下午,一列满载干燥机、电脑机箱等物资的集装箱列车从贵阳南车站都拉营站缓缓驶出。这是中国兔年贵州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为“贵州制造”走出国门提供加速度。
日前,随着一声声汽笛长鸣,满载着贵州商品的中欧班列从贵阳国际陆港出发,经阿拉山口境开往莫斯科沃尔西诺等欧洲城市。这是贵阳跨境电商发展持续向好的一个缩影。如今,轮胎、刺梨、吉他等“黔货”通过中欧班列卖到了全世界。
11月17日,由贵州开出的第33列中欧班列从贵阳国际陆港驶出,班列搭载了装有散热器、螺杆空压机等货物的50个40英尺集装箱,将经阿拉山口境开往莫斯科沃尔西诺。
10月12日,2022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2)新闻发布会在线举行。作为计算领域学术、技术、产业、教育各界宏观探讨发展趋势的年度盛会,CNCC今年将于12月8日-10日在贵阳市举办,大会主题为“算力 数据 生态”。
贵阳综合保税区充分发挥“党建”与“人才”优势,经其协调和努力,日前,一列满载50个标准集装箱的列车从贵州铁投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驶出,预计半个月后到达匈牙利布达佩斯。
记者30日从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1年贵阳贵安全力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107.2%,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到40%。
“规模以上大数据企业达到117个,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1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8%……”“十三五”以来,以贵阳市、贵安新区为核心的“中国数谷”,推动大数据产业奋力前行,数字“引领力”不断迸发新活力。
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26日在贵阳开幕,将持续至28日。
4月21日,由《中国国家旅游》杂志主办的“科技与文旅融合发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国家旅游年度榜单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贵阳市荣获“2020中国国家旅游年度臻选旅游城市”。
贵州省贵阳市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11.65亿元,“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速年均增长9%,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
1月20日,RCEP开放机遇(贵阳)研讨会召开,东盟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代表就《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建设建言献策,并就RCEP区域中贵阳市及贵安新区产业对接合作表达了积极愿望。
记者14日从“聚焦数谷建设,全力增强创新动能”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阳将打造数据中心集聚区、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15个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60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贵阳市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16日,“世界的老子”国际漫画展在贵阳孔学堂开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的120幅作品参展,作品通过丰富多彩、风格各异、极具特色的漫画展示了不同文化视角下的中国道家鼻祖老子。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深入实施“万企融合”行动,推动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截至今年10月,贵阳市“万企融合”省级标杆项目达44个,国家级智能制造领域相关试点示范企业达10家,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达31家,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达20个。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会,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周军伟介绍了贵南高铁最新进展。贵南高铁预计将在2023年底开通,届时南宁到贵阳的通行时间将缩短至两个多小时。
初冬时节,贵州省贵阳市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色彩斑斓,景色怡人。
以“深化数字互联 共筑理想未来”为主题的2020年东盟(贵阳)“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交流周17日在贵阳开幕,旨在深化贵阳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合作关系,依托大数据科技理念,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共赢合作平台。
显示 53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