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与南非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近年来,随着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国重汽非洲部不断拓展业务关系,筹划并完成了第一家中国重汽海外4S店,极大地提升了中国重汽的海外品牌形象。
区域性经济合作是指某一个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进行产品交换而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实行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经济团体。
中老铁路开通三年以来取得的成功突出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的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潜力日益增大。通过改善互联互通,这条铁路不仅支持了贸易和旅游业的增长,也为中老两国的深入合作搭建了平台。
对过去几十年全球贸易的正确描述应该是这样:发展中国家与富裕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但它们同中国的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彼此之间的贸易也显著增加。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文化差异会阻碍贸易。两国在语言、习俗、价值观和商业惯例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越大,贸易关系就越具有挑战性,成本也越高。但中国是一个例外。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仍有巨大空间通过贸易与中国开展更多经济活动。
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中亚正在重新发挥其作为全球贸易重要中转地区的历史作用。
中国正在通过贸易与合作来揭穿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通过其和平的举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不是威胁,而是全球共同繁荣的一部分。
中国已经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投入数十亿美元。在这条新丝绸之路上,哈萨克斯坦是关键的运输枢纽和安全的陆地走廊,可规避与海上通道相关的不确定性。因此,哈萨克斯坦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稳步上升,向数百万潜在消费者打开市场。
北京继续扩大在拉美的影响范围。尽管美国仍领先,但中国已取代西班牙作为该地区贸易伙伴的地位。
最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努力揭示了不同政策重点。美国和中国强调以补贴为基础的方法,欧盟强调碳定价。这些不同政策选择引起了对行业竞争力担忧,并对供应链上下游公司产生影响。本文确定了不同气候政策方法导致贸易紧张局势,并描述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努力。
本文从伙伴国、产品和模式等方面记录过去40年美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模式变化。
全球贸易和气候政策日益交织在一起。在全球范围内,政策制定者寻求推动对国内绿色产业投资,减少排放,避免碳泄漏,同时保持全球贸易效率。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基础是排放核算。
利用企业特征贸易数据库,本文给出了衡量出口商、非欧盟供应商、非欧盟客户和外国公司数量的指标。通过将公司置于分析的中心,这些指标有助于补充政策制定者对贸易和竞争力的看法。
本文旨在全面描述欧亚经济联盟与韩国之间的双边商品贸易格局,以验证双边贸易统计资料是否有助于引导未来的实际政策审议工作。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对外投资计划。《喀拉昆仑》杂志总编辑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将成为一股变革力量,为该地区的商业企业提供新的机遇。
日本财务省8日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报告显示,由于原油等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叠加日元贬值导致贸易收支恶化,今年1月日本经常项目呈现1.9766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37日元)逆差。
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
世界贸易组织3月1日发布报告说,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增长势头减弱,这一态势可能在2023年第一季度延续。
伊拉克中央银行日前公布最新改善外汇储备措施,其中包括允许以人民币直接结算该国对华贸易。
显示 899 条中的 281 到 30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