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解决机制作为保护外国投资人利益的最后一道法律防线,需要外国投资人在PPP项目早期准备阶段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在外国投资人、项目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国有公司就项目的争议解决机制做出合理的有前瞻性的安排。
为了“走出去”企业更好地构筑全球创新网络,整合全球有效资源,实现国际化、专业化、本土化的经营习惯和理念,普华永道受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委托,编制了2018年度对外投资合作指引系列报告之《走出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治理方案》。本文围绕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模式和治理方案为大家进行介绍。
近年来,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深入践行“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专业支持、资金投入、服务创新、平台撮合等资源优势,服务江西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争当赣企“走出去”首选银行。
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各国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多边区域性产业合作机制持续深化、高质量产品与服务在各国广泛应用、共建园区提升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等。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对外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汪礼俊日前表示,可以预见,在未来,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各国在电子信息产业顶层设计、协同创新、市场开拓、服务延伸等领域还有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依托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中国建筑业“走出去”拓展海外业务,取得可喜成绩。这两天,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新建跑道上面层沥青摊铺施工刚刚完成。
加快“走出去”步伐 华西村海外投资影响力显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依托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中国建筑业“走出去”拓展海外业务,取得可喜成绩。
从河北省商务厅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对外投资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共备案(核准)境外投资企业62家,对外投资总额31亿美元,同比增长6%;中方对外投资额29.9亿美元,同比增长13%。
上世纪80年代,永川工业的起步阶段,以发展传统的煤炭、钢铁、建材、化工产业为主。现在,永川形成了以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特色轻工、能源及新材料为代表的五大产业集群。“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记者一行近日探访永川,从当地获悉上述转型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带来的机遇。
正在巴基斯坦热播的沪产剧《扶摇》成了巴基斯坦当下的“网红剧”。日前,巴基斯坦主流媒体——巴基斯坦日报网站中巴经济走廊专区以“中国电视剧《扶摇》在巴基斯坦获赞”为题对此剧进行报道,称“一部以中国小说为基础改编的中国电视剧《扶摇》正受到巴基斯坦观众的欢迎。”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在深圳、西安两地设立国际商事审判机构、组建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并构建多元化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
整体来看,克罗地亚是巴尔干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经济基础良好。中国企业在克罗地亚有哪些投资机会?财税方面需注意哪些事项?走出去智库(CGGT)今日刊发战略合作伙伴——全球领先金融财税机构中审众环—Mazars会计师事务所撰写的《克罗地亚国别经商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供中国走出去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参阅。
得益于近年来快速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企业出于自身发展考虑,产生了内生性的“走出去”需求。然而,随着《琅琊榜》、《熊出没》、《舌尖上的中国》等中国原创影视动漫作品大量出口,这些大“IP”在海外市场遭遇不同程度的版权侵权、文化偏见等问题。
走出去、引进来、防风险、促改革……上海正开启金融与世界交融发展的“新画卷”。 “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谋发展。”上海市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将拿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勇气和魄力,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上海金融业高水平改革开放。
作为第一家以EPC模式签约海外铁路的中国企业,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涉足了轨道交通、公路、桥梁等业务。无论是其具有重要地位的伊朗市场,还是提供了所有车辆的埃塞亚吉铁路,特别是以联营体模式建设的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北方国际公司在国内外都广受瞩目。
据了解,总部位于青岛的山东电建三公司自2005年首次进入印度市场以来,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准,在印度赢得了业界的良好口碑。先后以EPC方式承建了6座大型电站,装机容量超过10770兆瓦,合同额超过73亿美元,成为印度最大的外国电站EPC总承包商。
截至2018年初,成都市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建和筹建项目共计166个,涉及金额超过100亿美元。成都企业投资类型多样,并与众多国家在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虽然秘鲁历届政府都将改善民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施政纲要之一,但秘鲁政府公共支出财力有限,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社会资本力量来解决。本文重点研究秘鲁政府联合融资(CO-FINANCED)类特许经营项目运行机制,并以亚马逊航道特许经营项目为例进行深入探讨。
中企在印度的投资规模快速扩张,但投资规模整体仍偏小,与双方的经济体量及经贸合作水平并不相称。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认为,中国投资印度的顺序可按照基建工程—一般制造—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三步走”。应当看到,中国投资印度的前景广阔,但在投资合作的过程中仍需克服部分挑战,一些不确定因素也会对投资合作造成干扰。
中国企业“走出去”从事海外工程建设时,有的企业驻外机构为了追求业绩而刻意“规划项目”,不能很好地从驻地所在国的长远利益出发;有的企业为追求项目效益,招聘过大比例的中方工人以加快工程进度,用工的属地化程度不高。这些都是我们在项目所在地不够“接地气”的表现。笔者结合中国交建海外业务实践经验,由“硬联通”与“软联通”的关系谈如何在项目所在地更加“接地气”。
显示 406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