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40名哥伦比亚的优秀学员开跋,前往西安学习城市轨道交通知识。
5月30日,为期两天的2024年亚太铁路及轨道交通展览会在泰国曼谷闭幕。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铁路及轨道交通等领域的企业参展,其中包括中国中车、华为等16家中国企业。
24日,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正式投入运营,并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实现无缝换乘,长三角核心城市间首次实现地铁系统跨省互联互通。
由中国企业制造的墨西哥首都地铁一号线改造项目首列地铁车辆“云下线”仪式18日在墨西哥城举行。来自中国的地铁车辆将助推当地轨道交通现代化。
记者6日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近日批复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北京段可行性研究报告,代表这条跨越京冀、受关注的轨道线路迈进全面建设阶段。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18号线一期北段于2021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至此,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里程增至831公里,网络规模继续领跑全球。同时,上海地铁的全自动驾驶线路运营里程增至167公里。
全国首个轨道交通三线互联互通12月28日在重庆上线,一改以往列车跨线运行“人换乘”现状,成功实现三线互联互通“车换线”。
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3月3日在里约热内卢举办“中巴智慧城市科技与文化交流会”,揭牌“智慧城市科技与文化交流中心”。
19日从成都轨道集团获悉,全长144米、主跨64米、主墩高37.5米的轨道交通资阳线跨老鹰河连续梁顺利合龙,这标志该线9座悬臂现浇连续梁施工已全部完成,为轨道交通资阳线桥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8月18日,由兰州交通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轨道交通发展论坛线上开幕。
骆岗公园、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等五大片区全面建设,轨道交通运营从零至156公里……记者9日采访获悉,十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大建设共建成3667项工程,完成投资达4580亿元。
记者6日从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已于当日通过竣工验收。
“科技创新获得新动力,投资建设赋能新引擎。”近年来,全面实施整体搬迁建设项目的老牌工业企业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累计投资20多亿元通过新厂建设,其生产能力、工艺水平、厂区面貌等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以期振兴兰州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新模式。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15日在青岛发布消息称,中国-泰国轨道交通联合实验室共建实施暨中泰高铁教学计划谅解备忘录(MOU)通过“云签约”的形式签署,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北京交大、西南交大、中南大学与泰国科学技术研究院(TISTR)及泰国5所高校分别在备忘录上签字。
3月11日,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和京投所属轨道公司获悉,今年年底昌平线南延一期、16号线两条线段计划实现开通试运营,共计22.4公里,届时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805公里。
中国将可持续性和使用清洁能源的目标作为要务,正在激励武汉等城市押注于更具革命性的科学技术趋势,以推动交通现代化。
12月27日,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北一环路站主体土石方工程施工全部结束,标志着“最难挖”的地下四层车站主体施工完成了又一重要节点。
天津市地铁9号线张贵庄智慧车站管控平台近日正式上线运行。
2021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轨博会”)8日在湖南株洲开幕。美国、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领馆官员、商协会代表组团参会。
随着比亚迪轨道交通巴伊亚云轨车辆8日正式下线,由鞍钢集团为该云轨车辆独家供货的转向架用钢也实现首次出口。
显示 4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