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辽宁省国资委、辽宁省商务厅、沈阳市人民政府、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等单位整合辽宁范围内的国有国资企业、中国民族品牌企业、有意向参与辽宁混改的企业,借助强大的传播渠道和高端的智库力量,推出“2019中国(辽宁)国企合作与发展论坛”,共同研究交流辽宁国资国企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瞄准辽宁短板、聚焦痛点,汇聚合力,激活国有资产,助推辽宁改革举措走深走实。
在辽宁,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国企不在少数,比如本钢集团有限公司、辽宁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都是当年中央下放地方的企业
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层皮”问题、启动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专项、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今年以来,辽宁科技创新工作直面科技成果转化乃至经济结构短板,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不断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科技创新发展正逐步成为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辽宁省工业高质量发展推荐产品目录》,入选的189家企业和284种产品,将享受更多政策扶持。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也在一季度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营业务收入1968.5亿元,同比增长13.8%。各高新技术领域增速较为均衡,新材料和先进装备与自动化两个领域仍占主导地位,对我省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拉动和支撑作用。
上午10点步入行政审批大厅,下午4点所有要件全部拿到,公司马上就能营业。谈到不久前在辽宁省沈抚新区登记注册企业的经历,敦煌网东北区域负责人李丽至今还有些兴奋。“辽宁变了!”她说。
辽宁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董事做客新华访谈时表示,辽宁机场集团以加快推进枢纽机场建设为目标,在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全力完成做强功能、做优品质、做大规模三项任务,切实发挥了国有企业在辽宁振兴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不久前,辽宁省国资委集中拿出涉及资产总额近2000亿元、就业职工8万多人的52户省属企业,在产权交易所公开推介,吸引各类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辽宁省承诺不设准入门槛,不限持股比例,并在混改中推动体制机制变革,从而为提升国企竞争力找到一条有效路径。
为了打开“资本闯关东”的大门,辽宁省在改善营商环境上大动作持续发力,营商环境不断好转的同时,也带来了投资、信心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
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辽宁省积极整合中国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和各级残联优质医疗资源,在残疾预防、先天出生缺陷和发育异常儿童手术矫治、康复训练等领域深入合作,共同提升残疾儿童生活质量。
记者从辽宁省财政厅了解到,截至目前,辽宁财政今年已下达扶贫资金17.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7.4亿元,省财政扶贫资金10亿元。省财政扶贫资金比上年增加3亿元,增长42.9%。
记者从正在召开的辽宁省两会上获悉,辽宁省将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支持市县和区域之间联合共建“飞地经济”园区,同时以“飞地经济”模式鼓励外省产业向辽宁梯度转移,从而为吸引投资和搞活县域经济找到有力抓手。
2019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透露:过去的一年,沈阳华晨宝马X3、大连英特尔二期、法国雷诺、沙特阿美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在辽宁投产、签约。辽宁老工业基地给很多客商的相对“闭塞”的印象正在改变。
事业单位大规模“撤并转”,国有企业全面分离“三供一业”,营商环境建设向纵深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以改革开路,不断破除振兴道路上的体制机制障碍,经济走出低谷持续向好。
因地制宜明确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与民企签订的合同不得以政府换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理由拒不执行;对民间投资项目无正当理由拖延不办的,要加大问责力度……辽宁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包括上述内容在内的16条意见,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的活力。
辽宁要求各县(市、区)的机构设置在确保上下贯通、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可以紧贴基层实际,突出县域特色设置自选机构,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记者从辽宁省政府获悉,到2019年年底,实现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全部配备“项目管家”,“一对一”跟踪协调解决企业项目发展中的困难。
记者从辽宁省财政厅获悉,为拓宽旅游业融资渠道,辽宁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全力支持全省旅游业发展。
寻找千里马,合适你就来
显示 233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