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凸显了利用金砖国家机制作为平台来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和多极化的必要性。
金砖国家的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挑战西方的主导地位,通过提供较少附加条件的资金促进发展,并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不同,新开发银行基于多极化和平等投票权原则成立,是绕过传统贷款实践的一种尝试。
中国企业金砖行:2025中国-埃塞俄比亚产业对接会25日在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
国际秩序正在经历重大变革,从西方国家主导的单极世界向多极世界转变。全球体系正处于转折点,其显著特征是美国与重新崛起的中国之间的战略竞争不断加剧。
中国知名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大鸣近日在巴西主流媒体《巴西247新闻网》上撰文指出,巴西具有五大发展优势,有助于推动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9月16日在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上说,中方于2020年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开展政策协调、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领域的合作。
15日,金砖国家“世界舞蹈序曲”演出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
9月9日,由海关总署编制的中国与其他金砖成员国贸易指数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首次发布。该指数以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的2009年为基期值100点,2024年上升至301.51点,呈现持续攀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真正的问题不仅在于马来西亚是否应当加入金砖国家,更在于加入金砖国家是否能够切实推动其长期战略与经济利益的实现。
金砖国家是“全球南方”国家在应对国际秩序中的系统性挑战时构建自身身份认同的一个关键要素。
作者在文中探讨了马来西亚希望加入金砖国家,究竟是在真正转变外交政策,还是仅仅在地缘政治不确定的背景下进行试探。
金砖国家提供了当前全球气候秩序所缺乏的东西:一个立足于“全球南方”发展现实的平台。
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对巴西产品加征50%关税在6日正式生效,巴西专家指出,此举背后不仅有贸易利益考量,更反映出美国对金砖国家去美元化努力和全球南方国家合作趋势加强的担忧。
在美国政府近日对部分巴西出口产品加征高达50%的关税后,金砖国家如何在动荡的全球经济秩序中加强协调、保障贸易稳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2025年金砖国家峰会于7月6日至7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此次会议正逐渐成为转折点,有可能加快去美元化进程以及巩固多极经济秩序。本文分析了此次峰会的主要成果和实际意义。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金融专家夏华声近日在接受巴西媒体Estadão采访时表示,尽管美方对橙汁、纸浆、石油和飞机等部分产品给予关税豁免,整体措施依然是基于美国本身利益考量,与巴西无关。
“金砖2025:多极世界中的战略合作”主题研讨会近日在圣保罗举行。
金砖国家主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治理机制表示不满,认为新兴市场国家在这两大机构中未能获得与其经济地位相称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金砖国家公开批评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并质疑与气候变化、性别平等相关的政策存在不公。
报告全面梳理金砖合作机制发展历程,系统展现金砖合作的辉煌成就与时代价值,在学理层面总结全球南方国家实现共同繁荣的实践路径,彰显了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的责任担当。
显示 355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