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华社与上海市深化全方位合作的标志性事件,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1月27日正式揭牌。国家级经济信息旗舰,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赋能助力,通过建设数字化信息高地,发出“上海声音”,助力上海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为“五个中心”建设和金融强国添砖加瓦。
我国货币政策有何调整?哪些新举措将陆续出台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在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详细解析今年重点工作,并回应了热点问题。
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19日在京会见中美金融工作组美方代表团。
新时代以来,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步稳蹄疾。近年来,金融领域先后推出50多项开放措施,一系列开放举措助力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较高能级,形成可观的资金流动规模和较强的资本运筹能力,让金融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了澎湃动能,“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在成都不断展现实效。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部门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总量上坚持合理充裕,结构上强化精准滴灌,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1月12日,“成都交子金融大会”在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馆举行,纵论穿越千年的交子文化密码,把脉金融科技创新的前沿探索,论道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成都承担的时代使命。围绕这些话题,记者对参加大会的多位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进行了独家专访。
金融活,经济活。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离不开充裕的信贷资金支持。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22年突破120万亿元,我国新增贷款当年也突破了21万亿元,并在2023年进一步增至22.75万亿元。
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交出一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绩单”。
人民银行广安市分行引导银行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深入推进广安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近期,在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四川证监局的指导下,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有关行业协会、银行机构、保险机构、证券机构编制了《四川省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手册(2023)》。
1月12日,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办,新金融联盟联合主办的第11期CF40南沙金融沙龙上,课题报告《如何建设数字金融强国》正式发布。
成都以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为牵引,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源,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金融能级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成都拥有各类金融机构2800余家。2023年10月成都本外币贷款余额首次突破6万亿元人民币大关。
成都,一座自带“安逸、闲适”气质的城市,总给人一种“慢慢”的感觉。但从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于此,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座城市的“金融基因”一直在持续地释放活力。从“红庙子”到“梦工场”,交子文化中体现的诚信文化、创新精神和开放理念传承至今,正在新时代助力成都打造金融创新高地。
近日,“交子千年”系列活动之成都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大会暨交子金融文化月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副局长周卫江1月11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引领金融机构着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引入量增、期长、面广、价优的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助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建设。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是成渝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和支撑性工程,也是推动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的现代化四川建设的重要任务。金融支持成德眉资实体经济发展既是同城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同城化发展的支撑动力。
北宋时期,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在成都诞生。千余年后,地处成都高新区的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馆用它的方式讲述“千年交子”的“前世今生”。跟随小燕,去探寻交子的故事。
显示 586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