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金融监管机构忽略了气候变化给金融机构和市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现在是监管者果断地采取措施来确保金融体系能够抵御气候相关冲击的时候了。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拥有法定职责和必要工具,可以将与气候相关的风险整合到金融监管框架之中。
像英国脱欧这样的重大事件如何影响英国的这一重要地区和全球角色?目前为止的答案是:影响还不大,而且展望未来,影响可能也不大。随着英国脱欧带来巨大的政治冲击,欧洲和全球金融体系正对其表现出韧性。
作者建议欧盟财长通过定期准备工作和更多地考虑全系统监管问题来提高金融体系的复原力。作者还认为有必要就适用于金融体系的欧盟安全架构的整合进行更广泛的政治讨论。这包括重新启动外国投资筛选框架,以确保筛选欧盟层面对关键金融基础设施的外国投资。
缅甸薄弱的机构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通过研究东南亚金融市场的共同特征,本文确定了金融发展成为缅甸工业化的载体的前提条件,以及日本公共和私营部门积极参与缅甸金融发展的理由。
美联储6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高风险企业债务增加,特别是经济增长下滑可能暴露美国企业债市场的脆弱性。
21世纪社会的多数关键职能已不可避免地依赖于数字基础设施,尤其是金融业,其商业模式依赖于消费者对整个金融体系的信心。互联网现在是银行和其它机构之间资金转移的主要机制。金融体系对数字技术的依赖程度越高,相互联系就越紧密,也就越容易受到网络攻击。
2002年至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内储蓄与国内投资之间的相关性为0.355,这意味着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国内投资中约有36%来自国内储蓄。但在2008年至2017年的金融危机之后,这一比例上升到了51%。国内融资比率的增加表明,亚洲经济体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降低,更多地依赖国内资金来源。
报告称,指标显示,亚洲金融一体化持续处于停滞状态。2002年至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内储蓄与国内投资之间的相关性为0.355,这意味着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国内投资中约有36%来自国内储蓄。但在2008年至2017年的金融危机之后,这一比例上升到了51%。国内融资比率的增加表明,亚洲经济体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降低,更多地依赖国内资金来源。
随着数字技术创造新的交易方式,人们见证了支持不同方法和价值交换类型的新货币形式和交易平台的出现。新的交易方式可能会对政府对经济的管控程度、传统税收模式的结构、社会安全和养老金,以及个人和社区在更广泛金融体系中的角色产生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全球金融体系高度复杂,具备跨境互联性和相互依存性。在这一高度互联的环境中,地方的金融冲击和事件可以轻易放大并演变为全球事件。本文分析结果显示,诸如美国和德国此类国家处于全球股票市场的核心。能源、材料和金融行业在联通市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能源和材料行业而言,这种重要角色随时间而越发凸显。
显示 3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