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4月3日召开的安徽省委金融工作会议上获悉,安徽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通过改革创新,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1月24日,泸州农商银行自贸科技支行揭牌仪式暨科技型企业授信签约活动举行,该支行的成立,对塑造泸州发展新优势,打造金融助推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建设新时代区域创新人才聚集区具有重要意义。
时值纸币交子诞生千年之际,1月24日,以“数智普惠、赋能实体”为主题的交子千年系列活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成都)大会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1月24日,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成都)大会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亚洲金融协会创始秘书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带来主旨演讲《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发力重点》。
1月17日,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与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彭光辉,成都科创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裴玉生出席并见证签约,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黄飞与成都科创投集团副总经理钱健签署协议。
在四川成都诞生了世界最早纸币“交子”,书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1月12日,“成都交子金融大会”在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馆举行,业内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展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前景和未来。
北宋时期,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在四川成都诞生。千余年后,地处成都高新区的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馆用它的方式讲述“千年交子”的“前世今生”。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指出,政府要在监管、设立标准、维护金融秩序的前提下,鼓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创新,不仅仅是在其他的产业领域里面创新,在金融领域也要鼓励创新。
1024年,交子在成都诞生,开启了人类货币史新纪元。一千年后,秉承交子所蕴含的诚信文化、创新和开放的精神理念,成都在打造新时代金融创新高地、金融对外开放“桥头堡”上接续奋斗,以现代金融“活水”推动国际经济合作日益频繁、经贸规模不断扩大。
1月5日,围绕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应用,助力企业与金融机构深度对接,来自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知识产权机构专家、金融机构代表、科技企业代表等逾百人共聚一堂,参加了在成都高新区举办的“知产融”沙龙第三期暨第三届“创业王者”融资对接会。
1月4日,由成都商报·红星新闻主办,全川金融机构参与的2023中国(成都)金融总评榜正式揭晓。该榜已连续19年记录全川金融业的转型创新,更见证时代进程中四川金融行业的成长与突破。
“2023海南自贸港SPAC创新发展论坛”于11月30日在三亚举办。与会代表在“加快SPAC集聚三亚”的目标下,结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SPAC跨境投融资发展的政策运用,深入探讨SPAC境外上市的创新机遇与发展前景。
消除贫困,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决心和能力。与国际上其他金融减贫模式相比,我国减贫的路径由“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减贫模式从“输血式”转为“造血式”,通过一系列措施精准提升了减贫整体效能。
记者从天津市金融局获悉,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近期发布最新一批案例作为2022年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案例。
今年以来,安徽怀远县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普及度和惠益面,有力推动了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向金融资本转化,实现“无形”变“有形”,“知产”变“资产”,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以更优的金融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
记者26日从广州市南沙区政府获悉,“南沙自贸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对外开放试点金融政策宣讲会”25日在广州举办,由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业务专家详细解读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让市场主体和金融机构更快了解政策内容,更好地推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政策落地南沙。
12月7日,由兴业银行主办的“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大型全媒体调研采访活动在厦门开幕,厦门金融监管部门全方位介绍了近年来当地绿色金融探索工作,分享金融创新与服务经验。
6月11日,中国银行钦州分行运用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试点政策,为广西蚂蚁洋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功办理了一笔300万元的跨境人民币融资支付业务,标志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双向流动便利化业务落地实施。
显示 50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