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负责人毛红军在18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信用风险总体可控。
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对此,中国银保监会表示,将以超预期力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今年国有大型银行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要达到1.6万亿元,城市商业银行明显提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
记者21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扎实做好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凡设有实体网点的商业银行、农信社等机构必须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21日联合发布公告,原定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因技术原因暂缓施行。相关业务按原规定办理。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25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季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为明确派出机构的监管职责依据,充分发挥派出机构监管作用,银保监会日前出台了《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责规定》。
为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准确识别、评估信用风险,真实反映资产质量,中国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于11日正式对外发布。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外国银行分行综合监管评级办法(试行)》,以进一步完善外国银行分行监管评级体系,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加强分类监管,促进外国银行分行稳健运营。
中国银保监会27日表示,金融政策要更主动地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大金融支持扩大内需力度。
中国银保监会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37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6%,较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21日,国新办就2022年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法规部主任綦相介绍,今年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整体上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到今年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84万亿元。
“截至2021年末,涉农贷款余额43.21万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8.8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48%,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6.18个百分点。”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张忠宁近日在银保监会第280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这是银保监会出台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首份专门文件,在机制、方法等方面对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予以规范和指导,为推进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做好顶层设计,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10日在一场演讲中警示全球通胀风险。他直言,不管我们现在认为通货膨胀是否是暂时的,或者通货膨胀目标是否可以更高,但我们必须承认,全球已经进入了高通胀时代。
记者日前从中国银保监会了解到,前10个月,全国各项贷款新增17.9万亿元,同比多增783亿元,资金供给合理充裕,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合理资金需求。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将不断加强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加强中新在绿色金融领域合作,支持绿色债券、绿色贷款、绿色资产跨境转让等业务落地,更好发挥绿色金融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引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为进一步丰富保险资产配置结构,助力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
显示 175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