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在国新办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谈及绿色金融时表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余额达到12.5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3%,其中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占比超过70%。
银保监会13日对外发布通知,要求银行业保险业深化行业治理,突出整治重点,严防黑恶势力涉足银行保险领域。
记者8日从银保监会获悉:截至一季度末,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新型经营主体贷款同比增长29.62%。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2021)于6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
记者9日从银保监会获悉,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有序恢复和处置,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银保监会出台了《银行保险机构恢复和处置计划实施暂行办法》。
银保监会27日对外发布《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理财产品销售机构范围,强化理财产品销售流程管理,明确未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许可,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代理销售理财产品。
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2021年韩国金融科技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表示,近年来,中国金融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更好地满足了企业和个人的金融需求。目前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银行账户,移动支付已广泛覆盖使用,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2700万家。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22日在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目前对金融结构的研究范围已经从数量比例逐渐拓展到各种金融要素的功能定位、市场活力、体制机制等深层领域。必须要理清究竟什么是金融业务。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达5.4万亿元,同比增长2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4个百分点。
中国银保监会28日表示,将持续加强银行保险机构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监管,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
银保监会25日对外发布通知,对银行保险机构服务小微企业明确政策要求,包括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要继续实现增速、户数的“两增”目标,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
银保监会30日对外发布通知,聚焦银行保险服务领域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16条措施,要求加强金融服务下沉,发展服务老年人的特色网点,尊重老年人使用习惯,丰富适老产品和服务等。
银保监会近日表示,将全力支持乡村振兴,督促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加大“三农”信贷投放,指导银行提高普惠型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明确提出对普惠型涉农、精准扶贫贷款不良率高于自身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内的,可不作为监管评级和银行内部考核评价的扣分因素,让银行“敢贷、愿贷、能贷”。
日前,在国新办召开的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发布会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房地产贷款、处置银行不良资产进展、互联网平台参与金融业务等热点问题,回应了社会各界的关切。
银保监会官网3月4日消息,银保监会日前召开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2020年保险业偿付能力和风险情况,审议了第四季度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和对部分公司的监管措施,部署了下一阶段有关工作。
“2021年,处置银行业不良贷款将保持力度不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在今天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银保监会有信心、有能力把不良资产处置处理好。第一要加大力度,第二要稳中求进,保证在经济和银行金融体系的可承受范围内。
监管“打补丁”,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再迎严要求。2月20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这是对去年7月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一次“打补丁”升级,进一步细化审慎监管要求。
2021年,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将如何发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将从哪些方面着手?从27日公布的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内容,可以看出2021年监管工作的重点。
记者12日从银保监会获悉,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速超过30%。
显示 175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