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区内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专利申请、专利检查、高企认定、法律顾问、技术转让、科技咨询等多项专业服务,形成一套完善的服务平台,吸引和活跃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加快企业科技进步和提高科研机构技术创新能力上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长春高新区相继出台了一批鼓励创新的政策法规,代表性的有《长春高新区关于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长春高新区“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实施办法》等优惠政策,从技术创新、人才引进、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企事业单位资金和政策支持。
为企业铺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上市融资三条融资渠道,构建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沃顿财富广场、科技金融中心)金融管理服务构架,其中科技金融中心成为吉林省金融要素集聚度最高的金融平台。
全国人才资源总量约9万人,其中高端创新人才3万人,占长春市的60%以上;引进海归人员1000多人,其中创办创办企业人员242人;区内设有企业院士工作站6家,博士后工作站15家,占全省一半以上。
全区以长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吉林大学科技园、长春工业大学科技园、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中俄科技园、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产业园等国家级孵化器为支撑,以摆渡创新工场、原创驿站等国家级众创空间为辅助,构建了完善的以“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为链条+“众创空间”的新型创业孵化体系。
依托重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型企业,围绕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中试基地,持续不断地将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努力将中试基地打造成完善科研成果、服务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区域创新中枢,2009年,长春高新区与中国科学院组成创新战略联盟,联合驻长中科院长春分院、吉林大学等“一院四所四校”,建设了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搭建了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生态农业等专业技术平台和政务、信息、金融、人才等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技术标准“四位一体”的统筹协调管理机构,完善鼓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制度,制定专项资金扶持政策 。
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鼓励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办共建研发机构,形成协同创新机制,从源头上保证了科技成果的供给。
2018年2月12日,“吉林省长春市暨长春新区2018年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工作会议”在长春新区召开。
显示 1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