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疆哈密市,全年日照时数超3000小时,拥有三大风区。一座因哈密瓜闻名的城市,近年来成为了新疆新能源的重镇。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负责上游业务的执行董事阿卜杜勒—穆奈姆到油田现场实地了解设备运行情况时表示,中国企业积极推广中方的先进技术,在油田开发、效率提升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今后阿中继续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国际能源安全稳定,推动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12月17日,中国—阿拉伯国家住房建设和城市发展领域部长级会议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召开,深入交流实践经验,共商合作发展。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率团出席会议并发言。
近日,19位阿拉伯国家的驻华使节来到福建,体验海丝文化的历史印记和底蕴,感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活力与气象。
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与阿拉伯国家联盟青年和体育事务司主办的2024中阿青年发展论坛11日在海南海口举办。本届论坛以“数字赋能 创新发展”为主题,来自阿拉伯国家联盟和19个阿拉伯国家的青年组织机构代表以及中阿双方各领域青年代表等约200人出席论坛。
阿拉伯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当前,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同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日益成为发展之路、健康之路、环保之路,为阿拉伯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日益热络。据厦门海关统计,今年1—4月,福建省对阿拉伯国家进出口396.46亿元,其中出口180.38亿元,同比增长18.92%。
20年来,在中阿合作论坛机制推动下,中阿双方秉持中阿友好精神,双边关系历经历史和国际风云变幻考验,成为南南合作典范。
在阿联酋迪拜老城触摸岁月留下的痕迹,在沙特利雅得“世界之崖”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约旦瓦迪拉姆沙漠置身于“火星地貌”……近年来,阿拉伯国家旅游目的地受到中国游客更多关注与青睐。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服务贸易已成国民经济和国际贸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纽带。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对外文化服务贸易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文化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文化产品方面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在旅游和数字化产业方面也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在风云变化、动荡频发的世界变革期,中阿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伙伴,共商共建共同发展,使“一带一路”在广袤的沙漠中绽放繁荣之花。面向未来,中阿务实合作活力十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前景广阔。
第六届阿拉伯-俄罗斯合作论坛20日在摩洛哥南部城市马拉喀什举行。这是该论坛时隔四年后再度举行。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18日发表声明说,当天召开的内阁会议批准总理拉皮德提交的一项提案,决定正式成立名为“内盖夫论坛”的区域合作机制,以推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合作。
第三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改革发展论坛8日以视频连线形式举行。来自中国和埃及、阿联酋、沙特、卡塔尔、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的20余位专家学者聚焦全球发展倡议,共商中阿发展大计。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技术企业进入阿拉伯国家市场,中阿合作呈现显著的多元化趋势,高科技和绿色已成为中阿合作关键词。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中央委员、阿拉伯关系和中国事务部部长阿巴斯·扎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阿拉伯国家应该响应中国提出的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倡议,加强与中国合作。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阿合作成果丰硕,捷报频传。
日前,在非洲之行的最后一站埃及首都开罗,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会见了阿盟秘书长盖特。秦刚表示,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成功举办,取得丰硕成果。
近年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持续扩大人文交往,在中文教育方面也不断迈上新台阶。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已有阿联酋、沙特、埃及、突尼斯4个阿拉伯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5个阿拉伯国家在高校开设中文院系,13个阿拉伯国家建有20所孔子学院、2个独立孔子课堂。
显示 9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