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的朝阳照射柴达木盆地北缘的锡铁山,隆隆的机器轰鸣声早已响彻山谷。8年工龄的采矿工程师王斐正带领采矿队员用凿岩台车,在黑暗中搜寻有色金属原矿石。
青海首趟农产品进口中欧班列近日途经俄罗斯、蒙古国,行驶5700多公里后,缓缓驶进位于西宁市的多巴双寨国际物流城车站,实现青海燕麦进口“零”的突破。
“此次进口,将促进青海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油产业合作发展、缓解青海粮食加工企业原料不足。”西宁海关动植物和食品检验检疫处科长梁莉2日表示。 当日,青海首趟农产品进口中欧班列迎接仪式在西宁举行,1118吨俄罗斯燕麦搭乘中欧班列顺利抵达西宁,这也是青海首次进口燕麦。
7月21日,随着青海格尔木至新疆库尔勒铁路新疆段最后一节轨排铺设到位,新疆段和青海段两段铁路在海拔约3000米的高原上顺利接轨,格库铁路全线铺通,为年内全线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于7月15日在该工程的驻马店站启动送电,标志着该工程朝着年底整体投运目标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将有效缓解河南迎峰度夏供电压力。
记者从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获悉,青海作为全国清洁能源大省,青海电网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外送电量106.9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外送电量10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8%。
记者从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基于区块链的光伏扶贫运营管理全过程监测系统,目前在青海已进入调试运行阶段。这标志着大数据技术将全面融合到光伏扶贫领域,提升光伏扶贫产业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9日,全国消费扶贫青海众创基地揭牌,同时,“青”字号品牌一站式展销平台——“青品汇”电商平台上线运行,标志着青海省消费扶贫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7日上午,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一期)投运暨数据中心上线仪式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举行。这是全国首个100%利用清洁能源运营的大数据产业示范园,投运后将有效促进青海新能源和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
青海省人民政府26日发布通告称,青海省将筹集5亿元资金额度用于为市场主体贷款让利减息、为消费者让利优惠。此次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惠民暖企、健康消费等组合措施,将助推企业发展,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居民消费。
积雪未化的群山环绕着一大片湖泊,平静的湖面像镜子一样,倒映出湛蓝的天空。26日,被誉为“天空之镜”的4A级景区——茶卡盐湖景区正式开放。4月26日至6月30日,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免门票。
日前,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截至4月16日,全省4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开复工率达到94.5%,A级旅游景区开复工率58.3%。
西宁海关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西宁海关支持青海省中欧班列发展十项措施》支持青海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青海省财政厅获悉,青海省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政策,自2020年2月1日起至4月30日止,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行业纳税人暂免征收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青海从返还失业保险、减免租金、降税等方面加大对复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截至3月下旬,青海已为4899家参保企业发放1.2亿元稳岗返还资金,惠及职工28.68万人。
据青海海关统计,2020年1月份至2月份,青海省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2055.3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9%。国有企业是青海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贸易的主力军,进出口8441.1万元,增长7倍,占同期青海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值的70%。
据海关统计,2020年1至2月,青海省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2055.3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9%。
15日上午,西宁综合保税区开工仪式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家寨镇举行,标志着总投资10.8亿元的青海首个综合保税区——西宁综合保税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3月15日上午,西宁综合保税区开工仪式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家寨镇举行,标志着总投资10.8亿元的青海首个综合保税区——西宁综合保税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记者从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青海省人社部门大力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支持和帮助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目前,已通过“快速通道”及时为符合条件的49户参保企业发放援企稳岗资金6168.67万元,惠及职工10.07万人。
显示 263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