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了解到,全国首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建设的特高压通道工程——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青海段23日正式复工。这一工程总投资226亿元,带动能力强,将有效推动相关行业有序复工复产。
记者18日从西宁海关获悉,2019年,青海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37.2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贸易额14.4亿元,同比增长13.9%,占青海省外贸总值的38.7%。
记者从2020年青海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2019年底,青海省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车的交通扶贫“两通”兜底性目标顺利实现。
6日,中国青海民族文化艺术展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市拉开序幕。本次艺术展由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并得到了约翰内斯堡市政府、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南非中国商会的大力支持。
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近日经国家林草局验收批复,青海省提请验收的互助南门峡、都兰阿拉克湖、德令哈尕海、玛多冬格措纳湖、祁连黑河源、乌兰都兰湖、玉树巴塘河7处国家湿地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至此,青海省获得验收批复的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已达10个。
记者从青海省医疗保障局了解到,为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让医保政策更好发挥作用,青海出台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新政策,患有“两病”的城乡居民在门诊用药最高可报销60%。
“今天开始超市里供应政府平价菜,我专门过来多买一些。”12月29日上午,在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开元路的一家生鲜超市内,市民李琨正在挑选西红柿。
30日,国家粮食青海青稞和牛羊肉交易中心在西宁成立,现场举办青稞、藜麦、牛羊肉首场交易,共交易白青稞1000吨、黑青稞500吨和藜麦150吨,交易牛肉和羊肉393吨,总交易额2859.9万元。
记者从青海省医疗保障局获悉,为有效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降低人民群众就医负担,自2019年12月31日起,青海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将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标志着青海省公立医疗机构告别以耗材补医的历史,正式进入医用耗材“零差率”时代。
12月13日上午,伴随着火车的轰鸣声,满载着2300立方米白松、樟子松等物品的中欧班列,从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车站始发,途径俄蒙中三国,全程5700公里,最终抵达青海省西宁市多巴双寨国际物流城车站。此次班列的开行,标志着西宁市向发展开放型经济迈出了新的步伐。
“此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青海与尼泊尔在极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产品方面有着更广阔的合作空间。”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德令哈工业园管理委员会(以下称“德令哈工业园管委会”)授权代表成延兵10日表示。
从深居青藏高原到广医世界患者,伴随着扶持政策落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青海,拥有千年历史的藏医药释放出新的增长活力。
记者从青海省民政厅获悉,为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继今年8月之后,青海省再次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低收入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此次价格临时补贴预计月发放资金1582.08万元,将惠及37.87万低收入群体。
52岁的蒋志云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自然资源局三江源办公室主任。该县土地总面积997.4万亩,其中沙漠化土地面积达342万亩(沙漠面积142万亩),分布在木格滩及周边地区,涉及全县6个乡镇。
记者从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2015年青海省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以来,全省已累计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9亿元,惠及企业5040户(次),惠及职工108万人次。
记者从青海省统计局获悉,前三季度青海省旅游业发展增速显著,全省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较上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记者从青海省委组织部获悉,为加大人才使用力度,青海近日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若干措施》吸引更多省外人才来青创新创业,引导更多省内人才到基层一线贡献才智。
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国庆长假期间,青海湖、茶卡盐湖等青海“网红”景点因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而备受游客青睐,自驾游也呈不断升温态势。
“能够集中欣赏这么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残疾人书画作品,对我来讲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西宁市民谢少武驻足在自己喜欢的国画作品前,频频用手机拍照。
显示 258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