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60万吨/年烯烃项目26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开工。该项目是我国首套高海拔地区特大型煤化工项目,将推动聚氯乙烯行业转型升级,促进青海盐湖资源高效利用。
“高原之城”西宁,通过实施循环、节约、减碳的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独特的转型升级路径。记者走进青藏高原,探究这座城市“绿色逆袭”的密码。
指数报告发布暨“都兰优品”特色农畜产品推介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会上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人民政府联合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发布了《新华·柴达木枸杞价格指数年度运行报告(2021)》。
9日,“西宁—越南同登”中越公铁联运国际货运专列在青海西宁首发。此举对西宁市大宗工业品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标志着西宁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日前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集中开工建设。这批新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090万千瓦,是我国近期开工建设的首期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一部分,项目建设对青海加快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两岸企业家共谋高质量发展论坛”23日在青海西宁举行,在大陆台商以及青海企业家代表百余人出席论坛。
在即将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青海将作为主宾省参加本届投洽会,充分展示青海自信、开放、创新新形象。
2月9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获悉,2022年该省释放出口退(免)税政策红利1210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14%,有效提振了外贸企业发展信心。据统计,青海省进出口总值人民币43亿元,同比增长35.5%,增速排名全国第三位。
2月2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获悉,自支付手续费减费让利政策实施以来,该行持续推动青海省人民银行系统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分公司落实落细国务院减费让利、惠企利民决策部署,累计为青海省超22万家市场主体减免支付手续费约7759万元。
1月29日,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2022年,该厅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青海省技术交易总量稳步增长,共登记技术交易合同1133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6亿元,同比增长13.48%。
1月17日,记者从青海省发改委获悉,2022年该省统筹做好保材料供应、保物流畅通、保用工稳定、保政策助力、保防疫安全“五保”工作,200项省级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173亿元,超计划17.3个百分点。该省经济在攻坚克难中顶压前行、稳中有进,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左右。
西宁海关1月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青海省2022年外贸保稳提质情况。中新网记者获悉,2022年,青海省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5%,增速排名全国第三位。
近日,“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旨在通过打造“柴达木”品牌,提升枸杞产业发展质量,助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农民增收。
在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上,举办了千亩千年枸杞林、《中国青海“柴达木”枸杞白皮书》、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logo、“青海省有机枸杞基地”认定结果等一系列品牌发布活动,对提升青海省枸杞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及青海枸杞的整体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12月28日,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在西宁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曹福亮对青海省千亩千年野生枸杞林进行了发布与解读。他认为,保护青海野生枸杞的自然资源和遗传多样性意义重大。
12月28日,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会上,里斯公司张云总经理解读了青海枸杞品牌焕新战略,认为柴达木枸杞成功塑造品牌形象,将以有机枸杞引领整个枸杞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青海枸杞分布区主要在海拔2500米左右,光照充足,土壤富含硒元素、面源和大气污染少,果品产量多、质量高,开发价值大,优势十分明显。
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12月28日在西宁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青海“柴达木”枸杞》白皮书。据白皮书内容显示,截至2021年6月,青海有机枸杞种植认证面积占中国总认证面积的78.9%,有机枸杞加工产量中青海占中国的97.8%。
12月28日,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会上,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王占林对青海高原枸杞的产业优势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解读。
显示 258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