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10名川渝企业家组成的考察团前往北非摩洛哥,寻找商机。这次考察活动是由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摩洛哥)重庆代表处组织,重点了解摩洛哥文旅、城建等领域的投资机遇。
丰富多元的中国产品日益走俏非洲。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历史上的峰值2821亿美元,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对非出口同比大幅增长291%、109%、57%。
近日,在西非国家尼日利亚,由中企投资建设的尼日利亚联邦交通大学首批400余名学生完成了首个学期的学习,部分学生将利用暑期,依托中国提出的“筑梦丝路”青年发展计划等,在中国土木尼日利亚有限公司的轨道交通项目现场开展实践活动,提升本领。
“中非科技小院”是2019年启动的中非农业教育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负责实施,面向非洲招收农业专业来华留学生。近6年来,该项目已在非洲12国招收了91名农业人才,这些学生也成为了中非深化合作的建设者和见证者。
今年以来,中国和非洲在基建领域合作又是收获满满。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全部机组实现发电并网目标、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红线项目一期通车、肯尼亚斯瓦克大坝主体建设完工……中非基建合作成果遍布非洲这片充满希望的大陆,提升了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水平,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推动非洲工业化、现代化和一体化进程,为非洲发展打通新脉络。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刘俊峰8月2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说,非洲是中国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重要伙伴,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中非发展合作主要在机制共建、务实合作、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由肯尼亚外交部组织的肯中合作重点项目参观考察活动8月14日在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拉开帷幕。非洲十余个国家的驻肯使节或代表、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周平剑、肯尼亚常务副外长辛欧埃等参加考察和座谈活动。
“中国粮的奇迹”让孔七不远万里来华求学——“我要像袁隆平一样,让家乡人民也可以自由地享用粮食,而不再担忧它的价格。”
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非洲电动摩托车市场规模将增长到50.7亿美元,成为当地可持续交通转型的主导产业。不断增长的市场前景让不少非洲企业积极与中国企业合作,生产和销售电动摩托车。
随着中国将“一带一路”项目投资转向规模更小、更环保、风险更低的项目,非洲将从中获益良多。
“红厅论坛·约翰内斯堡对话会:中国式现代化与非洲携手共进”8月1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
菌草技术应用非洲区域研讨会及培训班日前在卢旺达南方省胡耶市开幕。研讨会以“菌草技术的应用:菌菇生产、牲畜饲料和环境保护”为主题,深入探讨菌草技术在非洲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前景。
2022年6月,毕业于扬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徐帆带着迷茫与憧憬踏上辽阔的非洲大地,成为刚果(金)布桑加水电站的建设者之一。这名出生在南京的00后女孩,为何选择远赴非洲就职?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7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非数字合作论坛上表示,将持续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非洲国家积极开展数字领域合作,助力建设“数字非洲”。
400枝来自肯尼亚的新鲜玫瑰7月18日乘机抵达长沙,在长沙海关所属长沙黄花机场海关监管下,当天这批鲜花以转口贸易的方式,经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这是全国首例非洲鲜花转口贸易。
非洲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撒哈拉沙漠提供了大面积日照区域,是推广光伏能源的理想之地。非洲漫长的海岸线则为海上风能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自然禀赋为非洲电力的绿色解决方案提供了可能性。
50吨温石棉日前从敦煌市启运,将经铁路直运到天津港后,通过海运发往尼日利亚阿帕帕港, 这是甘肃温石棉首次出口非洲。
7月2日,湖南首期对非经贸合作圆桌会在长沙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举办。旨在解决企业对非经贸合作诉求,找准对非经贸合作中的问题症结、探求解决方案、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动湖南对非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6月26日,非洲之角国家代表一行16人访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共同就荒漠化防治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在市场监管总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成都)于2024年6月12日至25日在成都举办中国与非洲国家农业领域标准化合作研修班,来自冈比亚、加蓬、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非洲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32名学员参加此次研修班。
显示 931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