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沙银行2022年三季报发布。财报显示,该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2.93亿元,同比增长10.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52亿元,同比增长6.19%,营收和净利增速均较上半年提升。
在降低风险和管控危机方面,美中两国面临两大问题:(1)两国军队发生冲突和冲突意外升级的风险越来越大;(2)缺乏管控此类风险的适当规则、制度和沟通机制。文章建议中美应采用包括连贯的信号和互惠、加强太空和网络沟通,新兴技术对话等方式来管控风险。
本文研究了信用证和部分风险担保等信用增级工具的应用,并试图量化这些工具的益处。本文介绍了基础设施投资者在亚洲面临的主要风险。此外,本文还概括了政府和多边开发银行在减轻风险方面的互补作用。
索赔是降低项目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实际出发,以尼日利亚ALG双回输电线路总承包项目为例,介绍了在海外执行总承包项目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分析了在索赔管理中重点关注的工作,为类似海外项目执行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以尼日利亚ALG双回输电线路总承包工程为例,总结索赔实践的经验和做法。
整体来看,克罗地亚是巴尔干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经济基础良好。中国企业在克罗地亚有哪些投资机会?财税方面需注意哪些事项?走出去智库(CGGT)今日刊发战略合作伙伴——全球领先金融财税机构中审众环—Mazars会计师事务所撰写的《克罗地亚国别经商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供中国走出去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参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到海外项目的竞争中。但海外工程项目多以FIDIC合同条件为基础,对FIDIC合同条件的熟悉程度和应用水平,对项目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浅谈FIDIC合同条件在项目中的应用以及注意事项。
在中非开展产能合作过程中,必须重视法律问题。通过调研分析,中资企业在非洲遇到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劳资关系法律问题、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税收问题以及其他法律问题。为避免出现这些法律问题,中资企业应了解并切实遵守当地法律,中非双方的行政、立法、司法和执法机构应加强交流沟通,同时应加强双边法治建设。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企业走出国门、拓展海外业务的步伐加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并购等经济活动。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创下1701亿美元的最高纪录,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53个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2017年1~11月,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59个国家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3.7亿美元。
谈到国际工程,大多数人首先提到的就是风险控制。项目的风险管理需要项目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个部门都应当控制好自身范围内的风险,而在整个项目组层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商务合同管理体系来实现这种风险管理。笔者在马来西亚曼绒百万千瓦燃煤电站项目前期及中后期分别担任项目计划经理和商务经理,本文与大家分享自己对大项目商务管理体系的认识和感悟。
中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依旧强劲,除了资源进口外,中国的能源及矿业公司也直接“走出去”参与国际矿业的投资并购,中国的能源及矿业公司在“一带一路”国家收购了大量的能源及矿业资产。然而近几年能源及矿业公司业绩随着能源价格剧烈波动,不少企业面临资产减值甚至经营难以存续的风险。对能源及矿业公司资产减值、持续经营的评估变得十分重要。
“一带一路”既为中国跨国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前景与发展机会,也给中国企业带来许多风险,不但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海外经营收益,也阻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步伐,对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日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布的《中国跨国公司发展报告(2017)》为中国跨国公司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电子商务已成为众多亚洲消费品公司的主要增长引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国在2016年创收高达7,000亿美元(美国3,900亿美元),消费渗透率为22%(美国9%)。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公司提供了无数机会,但是,如果未能正确利用这些机会,也会带来各类风险,企业应形成适合自己的组织模式,避免常见陷阱,应对电子商务所带来的的改变。
国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必须紧紧围绕影响成本变化的各个环节,从单一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控制的模式向成本的事先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总结转变。成本管理对象除直接生产成本外,应逐渐扩展到施工方案成本和质量成本、安全成本、隐性成本等,将成本管理的触角伸展到项目每个领域和过程。
阿联酋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据世界经济论坛《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阿联酋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12位。世界银行《2015全球营商便利度》显示,阿联酋在全球189个经济体中排名22位。中资企业和个人可在可再生能源、航天、通讯、基础设施、纺织服装、汽车、旅游等领域加强与阿联酋的合作。
中国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国门,首先面对的最大障碍就是海外施工经验的人才培养问题。一个海外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一系列从施工到管理、从技术到商务、从采购到成本等一大批相关人才,企业人才储备的厚度,决定了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高度。
今日分享的这篇文章,摘取于《以PPP模式承接境外互联互通建设项目投资合作指南》,该报告由走出去智库CGGT联合威科集团受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委托编制而成,本文在概述印尼PPP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印尼的PPP采购流程,涉及招标启动、土地征收、合伙协议、项目类型、政府支持、政府担保等方面,将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印尼PPP项目开发的相关政策及法律规定。
“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对中国对外投资的流向产生巨大的影响。该倡议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涉足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铁路建设、能源和资源开发以及船运与物流领域的公司——带来了大量的机遇。但是,正如任何宏伟的事业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机遇一样,“一带一路”倡议也不例外。本文将一一列举一带一路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随着政府2017年底出台明确的海外并购政策简化审批以及对于战略性出境并购(如“一带一路”等)的持续支持,中企未来的海外并购将更加健康有序发展,保持较强的增长态势。国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对于海外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法律法规欠缺了解,与被收购方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和体系存在显著差异。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认识到并购前人力资源尽职调查可以帮助他们。
显示 3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