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小雪,随着冷空气来临,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也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降雪,纷纷扬扬的雪花为普底景区披上了银装,一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正徐徐展开。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播州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不断优化乡镇的产业培植,推进一二三产业进行有效的跨界融合,做足附加值,搞活产业链,形成消费链,放大价值链。
近期,游客在安龙县十里荷塘观赏荷花(无人机照片)。 时下,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十里荷塘的荷花进入盛花期。
在黄果树大瀑布附近的群山中,有一个石头垒砌的村落,村民叠石而居,与青山绿水相伴。 这个名叫高荡村的布依族古寨,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驱车从县城出发,十多分钟就能来到高荡村。沿着公路一直前行,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呈现在眼前。
乌江,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两岸奇山对峙,江中礁石嶙峋。86年前,3万余红军扎竹筏、搭浮桥,突破波涛汹涌的“乌江天险”,取得长征途中第一个大胜利。依然是这条河,已然旧貌新颜。五桥飞架“天堑变通途”,十级电站蓄能奔涌,“悬崖村”出山铭记不屈信念,“污江”变“清河”,又现“一江清水向
端午假期,青岩古镇、开阳十里画廊、泉湖公园、时光贵州景区、天河潭景区、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云漫湖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车田景区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当天,由贵州省妇女联合会指导,贵州省巾帼志愿者协会和天河潭旅游度假区共同发起“我为低碳做贡献”活动在贵阳天河潭旅游度假区启动。
近年来,贵州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不宜人居之地百姓生存发展的同时,着力在生存条件好的地方培育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打造美丽乡村的“升级版”,使“繁华都市”与“田园乡村”交相辉映,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峰峦叠嶂,绿簇翠拥。山地赋能的贵州风光,让游客的体验变成深刻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更多人对贵州产生神往之情。山顶上的奇特建筑,山顶上的葳蕤草木,山顶上的特色村庄,丰富了贵州的山地旅游底色。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人们涌向贵州的那些山顶,成为与云朵距离最近的人。
高原上织就高速公路“彩带”
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设计推出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诚邀省内外游客开启一场震撼心灵的多彩贵州“红色之旅”,在奇山秀水间重温红军长征的峥嵘岁月,追寻红色足迹,品读红色史诗,传承长征精神。
立夏前后,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大山深处的加榜梯田蓄水丰盈、线条分明。青山环抱着梯田,苗寨点缀其间,在不同的光线下呈现出不同色彩,如诗如画。
据了解,针对大众高涨的出游热情,贵州各景区积极预判,通过增加供给、优化服务等措施,满足大众出游需求。
为提升百里杜鹃景区“花期之外”的旅游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激活旅游消费市场,促进全域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五一小长假期间,百里杜鹃景区及彝山花谷景区将福利开放,迎接各地游客。
4月21日,由《中国国家旅游》杂志主办的“科技与文旅融合发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国家旅游年度榜单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贵阳市荣获“2020中国国家旅游年度臻选旅游城市”。
从4月16日起,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的世界级天文小镇,正式向天文爱好者开放“暗夜观星时间”:每周五、周六20:00至21:30,小镇的宇宙之眼广场和天文时空塔两个观星地点,灯火将全部熄灭。工作人员会协助观星爱好者架设天文望远镜瞄准星空,帮助其尽享“摘星”乐趣。
4月18日,“花YOUNG年华”山地马拉松在百里杜鹃鸣枪开赛。此次比赛途经普底景区、跳花坡景区、大苗寨等多个景区景点,让参赛选手们在奔跑中享受比赛的同时,还能领略百里杜鹃的秀丽风光。
时下正值珙桐花开的季节,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张家湾镇补作村的珙桐花竞相开放。珙桐被称为植物“活化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据悉,2013年6月被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授予“珙桐之乡”称号的纳雍县有珙桐近百万株,建有面积达11000多公顷的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期以来,除了政府的生态护林队伍,当地村民还自发成立义务护林队,共同保护珙桐等珍稀植物资源。
杜鹃花,在彝语中又叫索玛花。连日来,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的百里杜鹃景区内12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高山杜鹃进入盛花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清明假日期间,贵州省赏花游、踏青游、红色游、研学游、乡村游、民俗游人气旺盛,旅游经济全面复苏态势向优向好。
显示 7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