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天气晴好,壮丽的山川、秀美的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清明小长假期间(2021年4月3日—4月5日),百里杜鹃景区预约限流4万人,请前来游览的朋友提前预约及预订门票!
近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里的郁金香、樱花陆续开放,吸引游客前来赏花观光。
3月24日,2021贵州春季旅游暨“贵州人游贵州”活动启动仪式在安顺山里江南景区举行,以“山地花海 春意贵州”为主题的贵州春季旅游正式拉开序幕,“春赏花”旅游品牌更加响亮。
近日,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的120多平方公里原始杜鹃林陆续开花,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海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花赏景。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黄腊乡樱花园总面积近万亩,园内樱花栽种于2011年,今年已接待贵阳、安顺等地游客3万余人。当地以“合作社+商户+务工”形式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在樱花园内提供数十个秩序维护、环境卫生、应急管理等就业岗位,有力促进乡村振兴。
记者近期从在贵阳举行的“多彩贵州·花海毕节·浪漫杜鹃”中国·贵州百里杜鹃2021年杜鹃花季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的杜鹃花季将于3月15日拉开帷幕,今年的花期预计从3月中旬持续至5月。
初春时节,贵州省贵阳市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色彩斑斓,景色怡人。
春节以来,连日的好天气让外出踏春的人们心情愉悦。地处贵州乌蒙山区的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因山势险秀、村居靓丽吸引了不少人观光游玩。
乐享春光
春节长假最后一天,全省文化旅游市场平安、稳定、有序、祥和。2月11日至17日,在落实景区限流75%的要求下,全省纳入监测的108家旅游景区、33家温泉景区分别接待游客344.61万人次、22万人次。
2月2日,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贵州旅游活力动力迸发,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460家,新增5A级景区4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家。
走的是“嫦娥路”,过的是“日月桥”,依托中国天眼科普基地,这座小镇定位为“世界一流天文小镇”,覆盖“中国天眼”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处理中心也即将落户这里。它的“野心”能实现吗?
1月17日,雪后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在夕阳映照下,翻涌的云海呈现朦胧的玫瑰色,美若仙境。
近日,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候鸟越冬高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在晨光中翩翩起舞,给冬日里的草海增添了生机。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黑颈鹤重要越冬栖息地之一,每年十一月到次年三、四月,大量黑颈鹤在这里越冬。
2020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提高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齐心战“疫”,多举措助力文旅市场强力复苏,全域旅游发展、文旅扶贫工程、智慧旅游建设、特色品牌打造等成果丰硕,满意旅游行动成效显著,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多彩贵州日渐成为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15个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60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贵阳市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近年来,贵州旅游产业已突破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而是发挥着旅游产业“一业兴百业”的综合效益。展望“十四五”,贵州将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
温泉旅游兼具低碳环保和疗养保健功能,是公认的“绿色产业”。贵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加快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打造“温泉省”旅游品牌。
近日,地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鹤欢鸟鸣。自今年11月9日第一批越冬的黑颈鹤抵达后,整个保护区已陆续迎来5万余只各类候鸟越冬,给原本冬日略显萧条的乌蒙高原带来不少生机。
显示 78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