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又是一年好时节,一场由贵州精心策划的秋冬康养之旅度假旅游季推介活动将全面开启。
9月28至29日,贵州省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场观摩会在雷山召开。
“金九银十”是传统消费旺季。连日来,贵州省各地线上线下好戏连台,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9月28日上午10点,一列满载近300吨贵州茶叶的班列缓缓驶出遵义阁老坝站,这是贵州开行的首列中欧直发测试班列。
近日,记者从贵州省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传统消费模式受到一定冲击,市场销售有所下降,但以网络购物和网上服务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便捷优势,线上交易活跃,互联网销售逆势增长。
为进一步规范化妆品生产秩序,确保化妆品质量,加强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和守法自律意识,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对全市化妆品生产开展全面监督检查。
为落实8月21日贵州省党政代表团在上海市考察学习期间,省农业农村厅与上海医药集团签署的《贵州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9月27日,“贵州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对接会在贵阳召开。
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将至,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多重优惠政策,诚邀全国各地游客来黔,畅游多彩贵州,开启秋冬康养之旅。
8月份,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1月份至8月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2.2%,增速逐月攀升,分别高于全国和西部地区1.8、0.2个百分点。
1至8月,全省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26个,总投资7915.4亿元,完成投资1436.92亿元,分别增长9.6%、13.3%和1.7%。其中,8月份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5个,总投资1024.26亿元。
9月22日至23日,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各地共183个农产品参评,贵州省杠村米、茅坝米、贞丰四月李、石阡香柚、金沙黑山羊、荔波瑶山鸡等6个产品通过评审。至此,贵州省地标农产品将达137个。
去年,贵州省委明确提出了“六个转变”的要求:推动农业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从主要种植低效玉米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转变、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从村民“户自为战”向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从单一种植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11日下午,“黔系列”品牌工作推进会在贵阳举行。会上,多彩贵州网有限责任公司、京东集团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新华优品·黔系列馆”“京东&京喜·贵州优品馆”的建设工作。
2020“黔系列”品牌工作推进会近日在贵阳举行,会上公布了首批“黔系列”品牌产品名单,共有215个产品成为“黔系列”品牌产品。会后,由10余家媒体组成的采风团先后前往遵义、修文等地进行2020“黔系列”品牌调研采风。
聚焦“万亩片”“千亩村”,天柱正在以“3年内发展中药材3万亩”为目标,计划今明两年全县中药材实现产值3.6亿元以上,带动2.4万人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马金友对如何修剪、除草和施肥一无所知,所以第一年的收成不好。他找到来村里培训的技术专家,让其一对一教他关于刺梨种植的技术问题。经过专家的指点和自己的好学摸索,马金友成为村里公认的名人,大家都叫他“刺梨大王”。
授人以渔,志智双扶,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释放发展潜能。
育新机、开新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变思路、更新观念是第一要务。东西部深化扶贫协作,不单单是以东部之长补西部之短,而是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瞄准双赢目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
2020年9月9日,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仁怀)发展指数在贵阳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上正式发布。
9月9日上午,第十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线上活动启动仪式和贵州酒类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显示 448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