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印度政府正在推动本土化,有必要在一个关键的特种防务领域——即无人机系统——开展研究。研究目的旨在了解政府各项举措对印度无人机行业的影响,以及了解印度在无人机领域——与邻国中国和巴基斯坦相比——的战略军事实力,从而展望印度无人机未来的路线图。
俄罗斯的北极政策是其对欧洲施加经济和政治影响战略的一部分。因此,其北部和波罗的海舰队之间的合作对于维护其地缘战略利益、投射实力和保卫其领土日益重要。
本文概述美国政府内部太空遥感模式的变化,商业系统支持国家安全任务新模式的方式,以及商业系统在战略竞争中可以发挥的作用。本文总结了为充分利用商业太空遥感公司提供的创新能力,应该解决的替代获取方法和关键政策问题。
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起义以来,尤其是2016年军事政变未遂后,土耳其的外交政策发生了180度转变:从坚持“与邻国零问题”的外交原则到越来越依赖军事手段来实现其目标。
尽管国家威胁是英国国防规划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但其他因素也至关重要,这包括由日益严重的贫困和不平等、暴力极端主义、气候恶化和人口被迫流离失所引发的全球安全风险日益增加。加强英国武装部队的前沿存在是这一战略的核心。
加强欧洲防务合作涉及从共同部署部队到协同军备采购计划的许多方面。为欧洲国家的武装部队提供具有互操作性和标准化的现代武器,是欧洲成为真正地缘政治参与者的关键先决条件。在此背景下,本报告确定了欧洲军备合作背后的九个驱动因素。
2021年11月15至16日,为期两天的欧盟外长和防长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各方在会上重点讨论了“战略指南针”文件草案。作者认为,草案存在明显的不足。
2022年出现的复杂信号反映出,在一个日益分化的世界中,应对不断上升的核风险面临挑战。紧张局势日益加剧,新的核军备竞赛开始,军备控制的可能性迅速消退。
管欧盟的旗舰太空系统本质上是民用的,但它们正越来越多用于危机管理或外国任务和行动。因此,欧盟追求战略自治,即独立应对某些威胁的能力,将取决于太空技术的发展。然而,进一步加强欧盟能力需要对太空部门与安全之间的联系进行精确定义。
五角大楼希望其下一代卫星拥有足够的能量来躲避攻击,并将希望寄托在核动力上。
日本和澳大利亚近日签署了一项加强双方防务关系的协议。这是日本与美国以外的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此类协议,也是“四方安全对话”(Quad)国家之间深化军事关系的另一个要素,旨在回应中国在该地区不断增强的军事潜力。
“灰色地带”一词现在成为贴在中国新式的、棘手的州际战略上的通用标签。澳大利亚和日本都对“灰色地带”行动深感担忧。本文简述澳日针对“灰色地带”开展防务合作的三个方面。
本文审视在高度竞争安全环境中军备控制的影响和前景,在这种环境中,即使军备控制范围和方式变得更加复杂和多面,来自先进技术的挑战和国家对核查进程的控制减弱成为日益突出的特征。本文重新审视军备控制的大致轮廓,及其在管理竞争性安全风险和挑战方面的作用,以及对参与美国核政策决策者、学者和战略思想家的影响。
本文试图展望大约20年后的未来,以估计到那时技术可能达到的水平。本文作者的总体预测是,未来20年,与军事创新相关的技术变革可能比过去20年更快、更重要——而这种可能性主要是由网络领域驱动的。
日澳《互惠准入协定》(RAA)是日本与其他国家签署的第二份此类协定,第一份是与盟友美国签订的。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分析人士认为,这项协定是独立于美国的新安全架构的开始,最终可能会带来更多亚洲和欧洲盟友。
与10年前相比,北欧国家在安全和防务方面的伙伴关系选择更加一致。当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政府官员现在确定关键的安全挑战和合作伙伴,并思考北欧合作的潜力时,他们有相同的参考点并使用相似的措辞。
在俄罗斯国际关系学者阿里托姆·卢金看来,澳英美联盟发展成为将美国的安全盟友日本包括在内的日澳英美联盟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欧洲和英国在防务和安全方面的伙伴关系不能超越磋商,“全球英国”可能很快变成“孤独英国”。这既不符合英国利益,也不符合其他欧洲国家利益。如果英国认真对待自己的防务目标,参与欧洲防务合作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
本政策报告评估了《武器贸易条约》的五个主要方面:范围、其禁令的应用和风险评估标准、流程和论坛、普遍化的提升以及对各国实施条约的支持。报告阐述了一系列政策选择,以进一步加强条约的这些方面,并提出了为推动进一步实施而采用、讨论和完善的想法。
据估计,有多达20到40家中国私营安保公司在约40个国家和地区运营,中国国内运营的私营安保公司超过7000家。在中国基础设施和海外中国公民面临威胁日益增加,以及中国政府不愿在海外部署军队的背景下,私营安保公司是中国向海外投送权力的有利工具。
显示 1150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