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对其周边的美军战略日益警惕之际,中国几乎未留意美韩的保证(至少公开的),这一点不足为奇。但中国官员和分析人士必须静静地领会决定部署“萨德”的原因。朝鲜核武与导弹项目同样让中国忧心。
7月8日,韩美决定在韩国本土部署“萨德”(THAAD)反导系统,以回应朝鲜试射新型中远程弹道导弹和宣称要攻击美国军事基地的好战言论。早在“萨德”系统尚未决定部署前,中国即表达了强烈反对。如今,中国的反应将更为激烈。
中国以破纪录的方式、方法和速度扩张了其在南中国海的哨所。南中国海目前是世界上最有争议的区域之一。这是一场有关海上航线、领土主张与资源的地区冲突。虽然南中国海冲突主要涉及东盟国家和中国,但它对全球都有影响。
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是菲律宾三个最重要的安全伙伴。阿基诺总统在任期间,菲律宾与这三国的关系在这三项安全政策方面都得到了深化和拓展。尽管新总统表示要改变,但其仍需来自安全伙伴的更多支持,才会有深化和拓展这些关系的新机会。
印度海军东部舰队5月派出舰船前往西太平洋进行为期两个半月的航行展现出莫迪政府“东向行动”政策的实力与承诺。在6月8日于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时,印总理莫迪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印度结成战略伙伴平衡中国崛起的建议进行了回应,认为两国强有力的联系将巩固从亚洲到非洲,从印度洋到太平洋地区的和平、繁荣和稳定。
全球伊斯兰暴力事件增加、亚洲和非洲国家解体以及由此产生的难民涌入欧洲,迫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推动危机地区和平进程与社会重建。吸取在阿富汗的经验或许对应对未来的挑战有帮助。此时,特别要注意土耳其。
核武器计划在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值得关注,因为他们是活跃的、扩大的,分散的,在整个全球趋势持续收缩核库存之时。
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核安全峰会本月初于华盛顿闭幕。该峰会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创意下的产物,而奥巴马离任后峰会是否还将继续尚存疑问。峰会的继续与否对东盟事关重大。
恐怖主义份子的构成日趋复杂将使像新加坡这样的国家出现新的弱点,而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当局与民众共同的努力。而全球也将在“混乱的和平”新常态中找到新的平衡。而这种新常态将要求民众对广义的安全环境及像新加坡这样全球化的城市国家对其面临的威胁程度有新的了解和认知。
在新任头目海巴图拉・阿洪扎达的带领下,塔利班继续猛攻,反抗阿富汗政府,无意让步或开展和平谈判。等待新任总统的美国将做出有关介入阿富汗乱局的决定,包括参与的形式和方法,以及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
恐怖袭击的不断失败不是重点。印尼极端分子看到了“成功”,不仅是在巴黎、布鲁塞尔、奥兰多、达卡和伊斯坦布尔,还有其马来西亚同伙的“成功”。6月28日首次在马来西亚发生的“伊斯兰国”恐怖袭击获得了比印尼这起袭击事件更多的媒体关注,这对极端分子再次发动袭击是很大的激励。
警民冲突,尤其是白人警察对黑人发生的暴力执法,以及由此导致的黑人袭警报复,可谓美国种族冲突沉疴难解的顽疾。马丁-路德-金的“梦”可以在二十一世纪的美国产生奥巴马这位黑人总统,但是黑人作为整体并未彻底获得和白人的平权待遇。
中国越来越成为美国核战略中的考虑因素。奥巴马总统2010年4月公布了《核态势评估》,在这份指导美国今后五到十年核政策、战略、能力和军事势态的行政报告里,中国被提及到36次。与之相比,上一次于2002年完成的《核态势评估》,却几乎没有提及中国。
《美国霸权与海湾地区安全新秩序》,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研究员BILAL Y. SAAB4月18日发布。文章表示,在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之下的海湾地区,或者说更广泛的中东地区,正在发生变化。
《昂山素季开始寻求若开邦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由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专家于6月10日发布。文章指出,就在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开始执政两个月之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昂山素季便开始着手解决若开邦无国籍穆斯林的困境,这是缅甸面临的最难对付的并且具有国际争议的问题之一。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Faysal Itani在《美国在叙利亚明显向俄罗斯伸出橄榄枝》一文中指出,美国几周前曾多次拒绝与俄罗斯在叙利亚开展战略合作,但现在据说提出一种有限合作关系,即美国将与俄罗斯分享情报,协作打击基地组织分支机构“努斯拉阵线”。
“伊斯兰国”在阿富汗不仅对“塔利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军方抗衡,还挑拨“塔利班”此前的盟友挑战“塔利班”。这样的发展体现出“伊斯兰国”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的分裂特性,并预示着该组织或将持续成为阿富汗地区的一只恐怖主义力量。
领导人在讨论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时的措辞对塑造和使特定策略响应合法化或非法化影响重大。不正确的政治语言仅能导致不正确的政治决定。
对东南亚地区而言,恐怖主义并不是一个新现象。从抗击殖民斗争的时代开始,恐怖主义便出现了,自9・11事件之后,恐怖主义在与“伊斯兰祈祷团”有关联的基地组织的策动下迅速升级。在此背景之下,近日由“伊斯兰国”煽动、发生在雅加达和菲律宾南部的恐怖袭击事件及时地为东南亚地区敲响了警钟。
作为美国“再平衡”政策的一部分,美方显著加强了与越南外交部的联系,但同越南国防部(MND)的关系仍是敏感且存在猜忌的。鉴于国防部在越南国防采购上的重要作用,国防工业自由化无疑将改变美方同越国防部的关系。国防工业领域关系的改善也将影响政治和军事关系。
显示 1148 条中的 1101 到 1120 条结果
孟加拉国首都举行“欢乐春节”庙会
镜观世界丨格林纳达风光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神木:一座西部贫困小县如何登上全国“千亿县”榜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