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由欧佩克与俄罗斯等10个非欧佩克国家组成的维也纳联盟最终在12日达成了初期97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但从今年5月1日才开始执行的这一减产协议,无法扭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需求降幅所带来的严重供应过剩,油价在近期仍显著承压。
疫情持续蔓延对处在全球生产体系核心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影响巨大,造成部分国家生产停滞继而引发全球产业链断裂的风险。面对复杂局势,中央企业海外项目在做好防疫抗疫的基础上,在能源供应、技术攻关、保障物流等方面下功夫,助力稳定全球产业链。
就新冠肺炎疫情对埃及汽车产业造成的影响,埃及汽车经销商协会主席乌萨马·阿卜杜勒·马吉德日前表示,中国品牌汽车在埃及销量渐增,但疫情已致供应链中断,埃及汽车制造业面临危机。
近期,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外向型企业遭受内外部多重冲击。调研了解到,面对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严峻挑战,“走出去”难度加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拟调整产业布局以应对海外风险。
分析师在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调研了解到,海外企业“停工停产”的负面影响正在向国内企业传导,不少外贸企业已处于“生死关头”的境况。那么,上游制造业是否会受到波及?外贸企业该如何自救?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同比下降6.4%。3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5万亿元,环比增加58.5%。分析认为,3月进出口反弹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和内需的回暖,反弹趋势不可持续,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将继续承压。
14日以视频方式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取得了重要成果,发表了联合声明。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东亚各国若以合作遏制疫情为契机,加速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合作安排,必将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复苏、减少市场动荡,为稳定世界经济凝聚亚太力量。
IMF14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将导致今年全球经济萎缩3%。明年全球经济能否大幅反弹将取决于各国能否加强多边合作、成功遏制疫情蔓延和推动疫情过后的经济复苏。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引发全球公共健康危机,这场健康危机无疑将传导至经济领域,冲击全球经济。同样的事实,不同立场的人却做出不同的解读。
疫情的全球蔓延为今年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蒙上一层阴影。多位受访专家表示,2020年,疫情不可避免会对银行的海外经营造成冲击,但冲击只是暂时的,并不会影响我国银行业海外发展的步伐,甚至可能为银行的海外经营带来机遇。
欧盟委员会最近发布新工业战略,旨在促进欧洲工业在气候中性和数字化“双转型”过程中保持全球竞争力和领导力。中国企业尤需注意将显著影响中国企业对欧合作的几个关键趋势:一是欧盟致力于加强工业和战略自主权;二是充分利用贸易保护工具,欲解决外国补贴问题;三是大力培育内部市场。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顺利实现了口罩、防护服、红外温度计、检测试剂盒、药品等重要医疗物资的转产、复产、扩产。业内人士表示,制造呼吸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可能像其它医疗和防护用品一样在短期内迅速扩产。这其中,难点在哪里?
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影响,多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拦腰砍半”甚至更大幅度下调今年增长预期,主要经济体更是预警经济衰退风险。非洲国家正积极采取财政和货币措施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并呼吁国际社会尽一切能力帮助非洲减轻疫情造成的影响,并为非洲经济和社会重要领域提供救助。
疫情形势不容乐观拖累拉美地区的经济增长,多国纷纷下调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一些支柱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医疗物资争夺让各国意识到控制药品和医疗物资生产的重要性,美国正在医疗行业推动自主供应和生产,中国供应商和国际间协同可能受到冲击。
尼泊尔中央银行新闻发言人巴塔4月2日接受分析师采访时说,尼泊尔经济困难的局面才刚刚开始,未来尼央行还将采取更多严格的措施。
创办于1957年的广交会将首次在网上举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再“大规模扩员”46个;支持加工贸易;提升中欧班列等货运通道能力。这些是4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打出的一套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组合拳”。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疫情对印度经济的冲击呈现出三大新特征。这些特征或将决定印度政府在大封锁政策结束后的经济重建上采取的路径和方向。
临时上诉仲裁
显示 2559 条中的 2181 到 220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