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正在为下周(12月11日)欧盟峰会就2030年减排目标达成一致进行积极的努力。欧盟加快减排步伐无疑将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中光伏产业已经开始重新布局。
受新冠肺炎疫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汽车进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广州市南沙区不断叠加综保区优势政策,与广州会展中心海关创新推出“保税+会展”汽车进口新模式,将多方政策三重叠加,推动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进口汽车保税展示中心”。
继7月英国政府要求将华为设备从本国5G网络中移除后,中资参与的英国核电项目再次成为了英国部分政客和媒体炒作的焦点。分析认为,随着英国政府开始收紧对外国投资的审查,能源特别是较敏感的核电项目受关注较高,可能使未来的中英经贸合作再起波澜。
目前新加坡中小企业对数字支付的采用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中企如能开发针对不同行业中小企业包括数字支付在内的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将是很大的商机。
历经百年沧桑,跟随代代华人华侨一起来到南洋发展的中医药行业,如今在新加坡正逐步迈入正轨。但是,受外部及自身一些条件的限制,新加坡中医药行业目前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阻碍。
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在老挝、柬埔寨、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尼等10多个国家开展投资业务,目前在建电力投资项目四个,已进入商业运营期(COD)电力投资项目五个,在建和投产电力项目总装机超过300万千瓦。本文以海投公司项目实践为例,探讨海外水电投资项目运营期的成本管控。
挪威基建市场潜力巨大,表面看市场开放程度很高,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挪威开放市场的表象之下隐藏着隐性门槛,这些门槛为国际承包商进入挪威市场带来了挑战。
中国首制大型邮轮H1508坞内连续搭载仪式近日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举行,标志着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建设转入坞内连续搭载总装阶段,驶入总体建设快车道。根据计划,该邮轮将于2023年上半年出坞,2023年年内完工交付。
“走出去”企业在设计全球投资结构时,税务层面需要考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双边税收协定、境外税收抵免、受控外国公司规定、资本弱化、转让定价和反避税等因素。对于行业准入、主体的法律形式、外汇管制及汇兑风险、劳动法规及劳动争议解决等非税因素也需纳入考虑。
多边主义北极合作,构建北极治理共同体,既是各利益攸关方共同应对和解决北极问题的有益探索,也是域外国家有效参与北极治理、助力北极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北极治理领域践行多边主义国际合作,中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贡献中国智慧,将北极打造成多边治理、各方合作的新疆域。
作为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保持了10%左右的高速增长。目前,广州生物医药逐步构建起了完整产业链和生态圈,立足大湾区聚集创新资源提升开放水平,高质量发展态势见显。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新疆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口岸、打造平台、引进企业,不断提升对外经贸合作水平,实现自身发展同时,也以实际行动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注入发展能量。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同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投资合作机遇多样,不仅有助于巩固和扩大“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更将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
德国在11月初开始实施的“部分封锁”措施目前对经济造成的打击较小,但其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收效也很有限,25日德国宣布继续延长相关措施的实施。专家预计德国很难在冬天结束前全面放松管控措施,明年一季度德国经济将承受更大压力。
美国多位中国问题专家在近日表示,美国预计有意愿逐步取消两国间相互加征的关税,但需两国同时做出政策调整。美国下一届政府也将调整与中国相处的方式,对于企业的制裁和限制或更为节制,并考虑对制裁措施的复杂影响,特朗普政府近期出台的行政令影响预计有限,并可能被下一届政府搁置或取消。
安永发布的《中国走出去》第十期报告显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放缓了中企“走出去”的步伐,但中长期来看,中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将更广更深地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
今年以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并被视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构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基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领域。在专家看来,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如何把握“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边界?如何推动“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协同发展?都是亟待明确的问题。
在日前举办的十一届财新峰会上,与会专家就“破解‘新基建’”展开讨论。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在“新基建”领域不输欧美,政府需要建好秩序,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将“新基建”投资交给企业,方可在市场浪潮中大显身手。
显示 2559 条中的 1801 到 182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