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数天救援后,3月23日在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搁浅的“长赐号”重型货轮已于3月29日成功起浮脱浅,运河航道复航。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货轮搁浅?谁应承担此次事故的责任?谁来为全球供应链生态的脆弱“买单”?搁浅事故后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思考。
科威特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文件的国家。中科经济有很强互补性,尤其是近年来,两国在贸易、能源、通讯、基础设施、金融等领域合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随着变异病毒的加速传播,德国不得不宣布进一步延长新冠肺炎疫情封锁措施。研究机构对今年德国经济强劲反弹的预期并未改变,但更多机构没有去年年末时那么乐观。目前能够确定的是,德国经济复苏将进一步推迟,疫苗接种提速仍面临诸多阻碍。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刊登题为《日美澳印将在稀土领域开展合作对抗中国》的文章称,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四国将为确保稀土开展合作,除在生产技术和开发资金方面互通有无之外,还将在建立国际规则方面进行合作。
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央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相比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并购面临了更多不确定因素,而并购后的整合更是给企业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基于目前企业在海外并购市场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提出措施建议。
时隔数月,里拉再次出现暴跌引发土耳其金融市场的全面动荡,这加重了投资者对美元利率上升后新兴市场金融风险的担忧。分析人士指出,外汇市场对土耳其突然更换央行行长做出了激烈的回应。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稳定金融市场和汇率,面对美国长期利率快速上升的局面,土耳其实施数年资本管制的可能性大增。
海南自贸港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业界认为,随着我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海南的政策优势有可能被挤压,必须紧紧抓住“窗口机遇期”,及时调整升级“零关税”等重点政策,尽快补齐产业配套能力短板,抓好封关运作各项研究准备工作,加快海南自贸港建设。
商务部国际司司长余本林3月22日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所有成员国均表示,将在年底前批准这一协定,推动协定于明年1月1日生效。协定一经生效,各国之间就会按协定规定立即降税,履行服务投资开放承诺,执行协定各领域的规则。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了“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等具体措施。
受芯片生产商日本瑞萨电子火灾影响,全球汽车厂商面临的芯片短缺状况加剧,相继实施停工减产的措施。 由于芯片短缺,福特汽车停止了俄亥俄州一家商用车工厂的生产,并削减肯塔基一家卡车工厂的产量。生产卡车底盘和商用货车的俄亥俄州装配厂将于3月29日恢复生产,肯塔基皮卡工厂减少一个班次直到3月29日。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研究员李西林表示,我国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总体来看,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和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比重仍然偏低,有较大提升空间。
19日举行的第四届“欧洲数字日”视频会议上,葡萄牙总理科斯塔宣布,“欧洲创业国家联盟”创业平台正式成立,并永久落户里斯本。葡萄牙负责数字转型的国务秘书安德烈·阿兹维多称,成立这一平台由葡萄牙倡议,并得到了欧盟的大力支持。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发达经济体为推动本国经济复苏继续采取超宽松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造成长期国债收益率水平继续上升、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其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外溢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在这种背景下,尽管仍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为抑制本币贬值和高通胀,不得不及早加息。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海运市场集装箱供应趋于紧张,海运价格高企。具有代表性的美国主要港口正承受历史性海运高峰压力。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受到新冠疫情、集装箱短缺和贸易复苏等因素影响,预计国际海运高峰压力短期难缓解,海运价格将继续高企。
23日,一艘悬挂巴拿马国旗的重型货船“EVER GIVEN”在苏伊士运河新航道中搁浅,造成航道堵塞,大量货船拥堵。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全球集装箱航运业正处于严重瓶颈期,事故可能给航运业供应链带来“多米诺骨牌”式影响,国际航运市场价格或将大幅上涨。
时隔4个月,欧盟理事会公布了2021年度首次不合作税收管辖区名单。与2020年10月更新结果一样,此次仍有12个地区被列入了避税黑名单。
当前,缅甸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驻缅机构、企业及工作人员面临安全和疫情的双重威胁,对安全形势要有正确认知和判断,对疫情防控更要保持足够定力和压力,需有针对性做好各方面提醒与安全管理工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齐冠钧表示,中国农业“走出去”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积极推动农业“走出去”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促进作用。
显示 2788 条中的 1821 到 184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