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国家电投黄河公司了解到,黄河上游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4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至此,拉西瓦水电站420万千瓦全容量投产。
1月1日,塔里木油田天然气日产量突破1亿立方米,石油液体日产量冲上2万吨,在2020年油气产量当量突破3000万吨的基础上,2021年油气产量当量达到3182万吨,连续5年实现超百万吨增长,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超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统计局2021年12月30日发布2020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数据“成绩单”:经核算,2020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为12128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97%。
记者30日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GB/T 40946-2021)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个海洋牧场建设的国家标准,将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2020年以来,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依托本地特色农产品——砀山酥梨积极实施“数字农业”建设,开展物联网应用升级,打造从生产端、流通端到销售端的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转型。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因地制宜发展装备制造产业,充分利用萧泉产业园机械制造、智能制造产业园、汽车零配件制造产业基础,强化与江苏徐州产业协作链合作。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恢复步伐加快。
中国国家统计局30日公布,经核算,2020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为121289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5.8%,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3.1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1.97%,比上年提高0.35个百分点。
30日,G0711新疆尉犁至若羌高速公路、G0612新疆若羌至民丰高速公路通车。由此,塔里木盆地高速(一级)公路环线基本形成,新疆南部地区高速公路网更加完善。
记者30日从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1年贵阳贵安全力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107.2%,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到40%。
山西5G等新基建方兴未艾,应用场景持续扩大,数字经济持续壮大。30日,山西省发改委介绍,山西计划用三年时间提前完成“十四五”时期5G基站建设任务。到2023年,山西5G基站累计达到9.21万个。
天津数据安全产业(人才)联盟30日揭牌成立,中国(天津)自贸区数据产业化联动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同步发布。
近日,国家邮政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规划》立足“十四五”,提出了规模实力、基础网络、创新能力、服务水平、治理效能五大方面目标。
以“数字基建 产业支撑”为主题的2021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新基建助力产业“建圈强链”专场活动30日在成都举行。
为期三天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线下展会29日在深圳落下帷幕。哪些科技成果当下最热?哪些领域代表了未来的方向?未来的日常生活会有哪些变化?作为中国科技创新趋势的风向标,记者在高交会的“科技盛宴”上,感受创新中国的强劲脉搏。
29日发布的《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制造强国建设进程持续深化,展现出较强韧性。2020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达116.02,较2019年增长5.18,实现了世界主要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的最大增幅。
记者29日从国家版权局获悉,国家版权局近日印发《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版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国作品登记数量超过500万件,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7.5%左右。
全国碳市场自今年7月16日鸣锣开市,平稳运行至年底,随着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截止日期临近,碳交易日渐活跃。稳健发展的全国碳市场,正逐步让碳管理、碳技术等低碳理念热起来。展望未来,随着锚定“双碳”目标的实践持续、稳步推进,将打开更为广阔的绿色发展新图景。
12月29日,中国铁建在海南省首个绿色建筑产业园在海南省临高县金牌港经济开发区投产,产业园装配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装配式建筑部品生产线5条,年设计产能10万立方米。
显示 12123 条中的 5581 到 560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