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造业大省,浙江正持续发力,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1月10日获悉,2023年,浙江将启动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为主攻方向,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为主要抓手,力争到2027年“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2万亿元。
前段时间,总长399.99米、甲板面积相当于近4个标准足球场的24116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在上海长兴造船基地出坞。这是迄今为止全球装箱量最大的集装箱船,充分体现了我国的造船实力。在长兴造船基地,一艘艘巨轮有序排开、多船同造的生产场景,正是我国船舶工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2023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主论坛在京举办。会上发布的信息通信业(ICT)十大趋势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正步入量质齐升的新十年,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近日公布我国轻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22年前11月,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55万亿元,同比增长6.1%。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措施进一步加力提效,轻工业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
1月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在第十八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市场峰会暨兰格钢铁网2022年会上表示,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步伐会加快,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优质生鲜乳是“一杯好奶”的源头。近十年来,我国乳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综合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三位。
近期,以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津门智能制造企业,围绕智能制造、智慧港口、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民生等五大领域,拓展近300个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应用场景,加速提升天津制造业的广度和深度。
肯尼亚能源和石油监管局1月9日在内罗毕发布的一份年度报告中表示,肯尼亚现在约87%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
国内首家国家级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9日在重庆建成投用。其检测范围覆盖氢能全产业链,将发挥检验检测、标准制定、科技研发等服务作用,进一步提升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测试评价和标准化工作能力,为我国能源和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月5日至8日,2023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行。该展会是全球最大的消费技术产业盛会之一,是观察国际消费电子业态最新趋势的风向标。
1月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2023年浦东新区要积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稳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你的数字生活有哪些“打开方式”?邮箱、浏览器还是app?随着信息技术快速迭代,“入网上云”的方式也更加多元,沉浸式的数字社区成为越来越多网民的选择。
新年伊始,港口愈加繁忙。满载木薯淀粉、纯碱等产品的大型船舶靠港作业,货物装卸完成后又立即驶向越南,这是近来广西北部湾港钦州港区繁忙作业的一个缩影。去年底以来,北部湾港的钦州港、防城港、北海铁山港等迎来生产高峰,到港船舶明显增多。
1月7日,从2023年湖北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2022年湖北聚焦五大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科研攻关,投入经费逾10亿元。
世界最大断面组合式矩形盾构顶管机1月6日在河南郑州下线,将用于深圳地铁12号线沙三站的建设。
1月8日,天津市首个成规模M0新型产业用地项目——滨海—中关村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启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1至11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新能源汽车59.3万辆,同比增长1倍。
刚刚过去的2022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中国民航统筹发展与安全,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笃定信心、迎风飞翔,正飞向稳步复苏的春天。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1.1亿吨,同比基本持平;其中,中晚籼稻2451万吨、粳稻2968万吨、玉米5326万吨、大豆195万吨。
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指导下,《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6日在京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为871亿元,短视频电商零售图书码洋同比上升42.86%,码洋占比赶超实体书店,成为新书首发重要渠道。
显示 11837 条中的 1581 到 1600 条结果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图说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