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非合作不断深化、富有成效、充满活力。
肯尼亚成为非洲大陆与中国合作的成功典范。20多年的合作推动肯尼亚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
通过共同推动非洲绿色工业化,中国和非洲伙伴可以为气候变化时代南南合作树立新的标准。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大幅加速实施一系列最新的改革和现代化措施,这个无现金社会已将目光投向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随着中国将“一带一路”项目投资转向规模更小、更环保、风险更低的项目,非洲将从中获益良多。
除了用于动物饲料,菌草还被证明在防治荒漠化方面非常有效。它在保护土壤的同时起到了碳汇的作用。大规模种植菌草将加强肯尼亚的粮食安全,创造就业机会,尤其是为肯尼亚的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
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文化和交际方面拥有大量优势,但要将这种能力转化为切实的职业机会,整合互补型专业技能至关重要。
只要非洲能够利用好非中间的友谊,非洲大陆的前景就会越来越光明。
纳米比亚与中国加强经济联系,需超越传统框架,探索经济合作的其他途径,并促进与中国利益相关者的更密切合作,以利用新出现的机会。
津巴布韦和中国斥资15亿美元在姆武马合作建设非洲最大的钢铁厂之一:鼎森钢铁公司曼希泽工厂。
中国冈比亚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在萨普稻田收割杂交稻。
中国呼吁非洲青年最大限度地参与中非合作,以促进非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转型。
在过去十年里,非洲各地开设十多所鲁班工坊,象征着中国致力于与非洲大陆分享职业教育专业知识。这些学校与其他众多中非人才建设合作项目一道,为推动该地区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023年《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描绘出一个严峻的图景:需要填补巨大缺口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确保到2030年所有人口都能获得清洁的水和卫生设施。河流和湖泊生态管理上的中国模式可能成为这场全球水危机的希望灯塔。
2024年2月14日至15日,由达米安·伊赫迪奥哈博士率领的非洲开发银行考察团前往科特迪瓦迪沃省的格格杜水利农业水稻项目区进行考察。该项目体现了国际合作在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可持续性方面的潜力。它由中国辽宁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管理,见证了中国政府援助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赞比亚教育界人士帕斯卡尔·穆伦加指出,在消除极端贫困方面,赞比亚可以向中国取经。
虽然中国旅游业的复苏时间比最初预期的要长,但一些市场几乎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整个非洲市场已经接近100%的恢复。
新质生产力是中国构建新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正在将这一新的经济发展重点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以促进人类共同繁荣。非洲将是中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受惠者。
中国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已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预计中非合作论坛新一届会议将于今年秋季在北京举行。在特殊的国际环境下,非洲国家和中国之间合作的未来将在论坛上被讨论。
显示 161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